2018年10月26日,我在去东师学习之前有幸参加了由东北地区知名高中语文教育论坛组委会组织、省实验中学承办的第九届“语通杯”东北地区知名高中语文教学论坛,共听课四节,听孙立权老师报告一场,还听了五位专家的细致专业的评课。
“东北知名高中语文教育论坛”由孙立权老师在2010年提议成立,并于当年在东北师大附中举办成立大会和首届教研活动,至今已历时9年。今年在省实验中学举办第九届教研活动,主要探索语文教学的新课型,包括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跨学科融合,读经讲经等。
一、四节研究课
这是四节让人耳目一新的课,也是四节振奋人心的课,在我们还在课改路上胡打乱撞地时候,这四节课无疑给我们指明了方向,为我们提供了可以学习的范式。
(一)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研究课第一节是大连二十四中学孙胜男老师做的:群文阅读《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散文中痛的寄托》。
孙老师以教材中《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囚绿记》《小狗包弟》《纪念刘和珍君》几篇课文为切入点,在总结几篇文章的主要描写对象、他人他物、环境手法、精神内涵的作业基础上,归纳出文章的相似点,提出本节课的关键问题:几位作者是如何面对人生苦痛的。
然后,孙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解读迟子建的《泥泞》、鲁迅的《求乞者》和龙应台《山路》三篇散文中象征手法的运用、作者面对苦痛的态度以及从文本中挖掘出的深刻思想内涵,最后归纳出《泥泞》诞生跋涉者、《求乞者》体现一种呐喊、《山路》指出一个人要在孤独中坚强等或达观或求索或呐喊或独行的苦难观。
在延伸阅读部分,孙老师安排孩子们课下阅读萧红《生死场》、萧军《八月的乡村》、鲁迅《颓败线的颤动》、龙应台的《寂寞》和《明白》。
孙老师的这节群文阅读课,以“苦难”为母题,从课内五篇课文延伸到课外三篇,最后到课外五篇,教学过程中还涉及到我们熟悉的屈原、苏轼和王维等人。课容量大,信息丰富,教师在教学环节的设置、呈示都非常清晰,对话和指导过程能够针对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完成,不过度拔高。在一些有争议的观点上能够体现教师的机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准备工作完成非常好,每名同学都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了关于课内五篇文章的表格问题,并且认真阅读了课内要分析的三篇文章。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学生参与度较高,有自主思考的意识,能够达成最后的目标。孙老师的这节课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思考和学生的思考,课堂氛围轻松和谐。老师能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和每一位学生的答案,关爱每一次思考,很好地完成了课程目标。
(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研究课第二节是东北师范大学的杨威老师的讲经读经:《诗经·采薇》。杨老师是文学博士后在读,在知晓他的身份后,我们对他的这节课充满了向往,我们不知道一位最专业的文学博士和一群刚刚走进高中的孩子在一首中国最古老最美丽的诗中相遇会是怎样一种情景。
事实证明,这次相遇也确是一次最美的相遇,一次意义深远的相遇。孙立权老师在会后撰文说:“弟子杨威执教的《采薇》一课,守住了语文要讲语言文字的底线,能将与课文相关的音韵学、训诂学、文字学、文献学、文化学的知识深入浅出地呈现出来,很有特色。”确实如此,在这节课上,我们如同回到远古,听杨老师吟诵古调,看他带我们走进一个个汉字的最初,看他从一个字进去分析故事到底发生在文王时期还是宣王时期,听他一点点解析“关关拟其声,夭夭拟其貌,依依拟其情”。文章为什么用采薇来起兴,戍卒为什么要哀,要区分圆形人物和扁形人物,要知道文学实际上是人学,要懂得从一字一篇中挖掘文化学、文字学和文献学等等。
如果说,上一节课孙老师是在孩子们的阅读视野打开了一扇窗,那么,我完全相信,杨老师的这节课是给所有的孩子们和听课的我们的思想开了一扇窗。在这节课上,杨老师更像一个舵手,他划着船,带着我们沿河而行,溯流而上。一路上,他带着大家看遍灵山秀水,时不时靠岸采一束鲜花放进船里。我们就这样一路嗅着芬芳徜徉在中国文学和文化的长河里,沉醉不知归路。杨老师讲《采薇》,但《采薇》绝不是终点,她只是一个起点,开启孩子们对中华文学、文字和文化的热爱,激发孩子自己在浩瀚的河流中探索前行。
听完这节课,我自己如同置身《诗经》时代,用他们的文字写字,用他们的方式说话,用他们对朴素最纯净的情怀对待世界。
(三)析文论史,审美求真
研究课第三节是哈一中的语文老师赵小光和历史老师赵华瑞共同完成的融合式课程《析文论史,审美求真》。这是我第一次听融合式课程,也一样对本课充满好奇。
课堂由六幅曹操画像导入,让同学谈谈自己对曹操的看法。接着老师引入曹操的《观沧海》、《龟虽寿》和《短歌行》等诗文,由同学们赏读诗文并且品评曹操形象,得出结论即不同时期的曹操有不同的思想特点,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各时期评论家对曹操的评价不同?依据阅读作品要知人论世的原则,下面由历史老师带着大家依据史实,探寻原因。在听课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三国演义》以及《三国志》中不同的曹操形象,也了解到陈寿作为史学家评价曹操的历史依据;我们领略到语文老师的妙语连珠,也领略到历史老师的深沉多思。
听完这节课,我更深入地了解了该如何评价一个历史人物:跳出阶级性和时代性、全面而客观地评价,而不是凭借自己的主观喜好或者根据只言片语就轻易做出结论。其实,审美求真是一种品质,不止表现在对历史人物或者历史事件上的评价上。世事纷繁,我们总要擦亮双眼,拨开云翳,让人和事以最本真的面目呈现。
(四)俗世奇人,点石成金
第四节课是由省实验中学关大伟老师讲授的整本书阅读:《俗世奇人》(冯骥才小说集)。
关老师从《读后感》的读后感切入课堂,指出学生在读写过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直觉感悟多,理性分析少;思考想当然,分析凭感觉;深度分析不足,严谨论证缺乏。接着提出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增强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认清事物本质。然后提出母题概念。
关老师将《俗世奇人》中的人物分成技艺系列和奇事系列,让学生围绕“生存和选择”这个话题对小说中的人物展开讨论,学生们虽然还不能深刻理解小说的主旨,但也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关老师最后总结说,书中的那些手艺人只是炫耀自己的技艺,没人喜欢自己的技艺,技艺只是他们生存的选择;我们生逢盛世,要学会理智地分析和判断。我们的时代不完美,但关键时刻会给予我们温暖,给我们生生不息的希望;我们不是改变世界,而是努力不被世界改变,乐观一点,我们可以改变世界;生活要继续,我们就不能停止思考。
二、一场报告
东师附中特级教师孙立权老师做题为《孙立权这样教语文》的报告,在报告中,孙老师共讲了七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做中学语文;让学生在趣味中学语文;让学生在参照比较中学语文;让学生在字源字理中学语文;让学生在高阶思维中学语文;让学生在质疑问难中学语文;让学生在“死去活来”中学语文。
让学生在做中学语文。孙老师在讲授《兰亭集序》时会让学生拿起毛笔在宣纸上临摹一遍文章,会在文章中抽出句子让学生用原词原句组对联,会让学生给王羲之写一封信;在讲《装在套子里的人》时,让学生做别里科夫的人物档案卡片;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让学生写林冲论赞。
让学生在趣味中学语文。孙老师讲《氓》时会让男同学回答如果把氓送上法庭,需要列举他哪些罪状,让女同学回答文中的女主人公给90后女生什么启示;讲《窦娥冤》中各类角色时,引入正旦、外旦、大旦、小旦、禾旦(村妇)、搽旦(泼辣女)、魂旦(女鬼)等角色介绍,引起学生的学生兴趣。
让学生在参照比较中学语文。
孙老师建议大家在阅读场和参照系中讲授文章,即参较法阅读。比如讲《归去来兮辞》和《故乡》放在一起讲“还乡主题”,将《边城》和《套中人》讲应该怎样生活和不应该怎样生活。
让学生在字源字理中学语文。汉字是表意文字体系,回到字的源头去探究字的含义。比如《陈情表》中“婴”字和《逍遥游》中“息”。
让学生在高阶思维中学语文。孙老师讲的高阶思维是指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求异性思维和思辨性思维。比如开掘《老人与海》的主题多元性和丰富性(现代寓言的方式指出人类实现自身的角色价值非常难);分析《老人与海》的三难结构;《荷塘月色》的三个世界;《归去来兮辞》三次写门;《小狗包弟》的行文思路。
让学生在质疑问难中学语文。讲《窦娥冤》时,一个学生问,文中角色“卜儿”为什么叫“卜儿”,学生的问题会带动教师的思考和研究。
让学生在“死去活来”中学语文。孙老师建议学习古典作文要先死去,做好知识考古和情感考古,然后再活来,用现代眼光关照文章。在活来的过程中,做到第二种忠诚(一是说啥听啥,二是有建议就直言)。
孙老师妙语连珠,金句纷披,理论和实例相结合,精彩纷呈。我们被他生动的课堂艺术吸引,被他的教育智慧折服,朱光潜先生说过,“凡是艺术家都须有一半是诗人,一半是匠人。他要有诗人的妙悟,要有匠人的手腕”,这句话在孙老师的身上有完美的呈现。
采他山之玉为我所用,纳百家之长解我所困。听完四节课,我最深的感想就是自己以后的语文课堂要努力做到四有:有新意、有深度、有智慧、有见识;听完报告最大的感受是:热爱自己的职业,才能用尽自己所有的力量和智慧把自己的职业角色做好。多年以前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书中的主人公雷夫老师的可贵不在其学识之渊博、学养之丰厚,更在于其对教育的深彻领悟、对育人的全心执着。马云曾说:“你一旦有了使命、愿景和价值观,在可以有多种选择的时候,你的选择就会变得简单。”德国总理默克尔也说:“信仰让很多选择变得简单。”坚守自己的教育理想,不断提升自己的境界,努力做到“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这次学习之旅再一次唤醒我的灵魂,“人须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我也会用更多的思考和实践去唤醒更多孩子的灵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