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科举考试分为乡、省、殿三级考试制度。也就是由下到上,州、省、殿试一步步升级考试难度,直到通过皇帝的殿试再授予官职。
唐宋时代,朝廷科举制度科目繁多,考试的范围也很宽泛。知识分子们能够自由的发挥自己的学识见长。唐朝时的常科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道举等。
常科中要考《九章算术》《周髀算经》《海岛》《孙子》等,还有《老子》《庄子》《列子》《文子》,医科的有《本草》《脉经》《伤寒论》等。
到了宋代,考试分科更是繁多。有进士、九经、五经,三礼,三传,通礼,学究,明法等。后来王安石变法罢去各科,只留下进士一科。
宋代科举基本上沿袭唐制。进士科要考帖经、墨义、诗赋。王安石参政以后对科举考试的内容作了改革。取消诗赋、帖经、墨义等学而无用的科目。只考经义、论、策来录取进士。
历史知识:你知道宋代的科举考试要考什么吗?王安石改革的目的是要学生们通经致用有利于社会的实践。宋神宗八年(1075年)颁发了王安石的《三经新义》和论、策取士。其中有《易官义》《诗经》《书经》《周礼》《礼记》是重要科目。《论语》《孟子》也是必读教科书。
规定进士考试分为四场。一,以上重要经书科目,二,孔孟。 三,论。 四,策文章写作需千字以上。后来苏轼等文人反对王安石改革的考试制度,经过政治斗争的变化《三经新义》被取消,有时考诗赋有时考经义,有时两方面都考,科目变换不定。
宋初的省试科目逐渐的比唐代减少。唐代重视诗赋,而宋代重视经义、策、论考核。策与论就是唐代的策问,时务策,针对现实结合朝政提出的问题作答,论是从经史中出题展开议论发表见解。经义是以经书中的语句段落要求考生阐发其中的精神义理,采用议论文形式 。
后来王安石变法失败后,殿试的内容在宋太宗时以一诗,一赋,一论共三题考试,王安石变法时只有试策一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