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点半,酒店外面的鸟儿在叫,声音不大,可是我听见了。
起床,拿起手机,看到《跑步维生素》里推送了一篇文章,基普乔格,准备着破二。
川内优辉辞职,加入职业队,还找到了女朋友水口侑子。女朋友还和他一起拿到了北美温哥华马拉松的男女冠军。
清晨在八美醒来住在新新的酒店,看到酒店里的漱口杯,标签都还没撕掉。洗澡的时候,脑子里总在想着李芷萱和川内优辉合影的照片。
每年跑马拉松的人那么多。能和川内合影的有几个?要想达到和川内合影的水平,起码你得跑进前十,不然你都不好意思上去和他合影。
李芷萱跑到女子第八。
基普乔格准备破二。
这些都是目标在驱动他们前进,当然,基普破二居然是一家化学品公司来赞助的。
很神奇是不是,因为这家公司的科技理念好,到基普这个水平的大神,运动品公司的专业,他肯定知道。可是最后还是选择了这家化学品公司来破二,就可见理念的重要了。
清晨在八美醒来写到这里,想起了,之前在学校里拍的孩子们,三个打乒乓球的孩子。
孩子们,有梦想吗?梦想是什么?
孩子有想过打乒乓球打到世界冠军吗?
突然想到了《阿甘正传》,阿甘不停的奔跑,一直跑,一直跑,跑进大学,跑进体育场,跑进部队,受伤进医院,打乒乓球,居然打到了无敌。最后中美建交,就是用的乒乓球。
有时候,需要目标驱动,比如基普的破二,虽然人类破二计划由来已久。直到现在还没破,最大的希望就在基普身上。
至于什么时候,能破?
跑圈的人都关心着。
破二是基普的目标,阿甘当初有那边吗?好像没有,只是纯粹的享受跑步的过程,突然有一天不跑了,他就不跑了。
目标,是驱动,享受更是驱动。
刚开始跑步的人,会赛出自己跑,五公里,十公里,用这样的方式来鞭策自己。跑步几年的人,就不关心这些了。更关心的是跑步时候的感觉,今天的风不错,吹的很舒服。跑步成了一种习惯,在专注跑步的同时,感受身边的美好。
无论是目标,还是感觉。
这里,都需要自己去行动。
去科学的行动,想象是想象不出来的。就像基普的破二,里面是用科技来支撑的。团队跑的时候,什么样的布局能起到最好的破风效果。什么样的队形可以形成最佳的运动状态。都是经过科学的计算,精密的部署,去人类马拉松运动的极限。
这个时候,突然窗外射进一束光,看着窗帘在早晨的第一束光下,是那么的有温度。
今天能醒来,真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