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
作者:宋.欧阳修 译析:石宏博
十年前是尊前客,月白风清。忧患凋零,老去光阴速可惊。
鬓华虽改心无改。试把金觥,旧曲重听。犹似当年醉里声。
译:
十年前,酒席宴上我是客人,月儿白,风儿清,自是人生好年华。如今好友相继离世,而忧愁疾患很是折磨人,当我想起往事的时候,倍觉光阴流转如此迅速。
鬓发虽已经变得驳杂,但是我的心没改变,如今试在酒席前把酒杯端起,旧曲重听,心里觉着熟悉,犹好似当年醉里听得。
注:
凋零:本意为花草树木凋落。此处比喻为故人离世。
鬓华:两鬓头发斑白。
觥(gōng):古代酒器,腹椭圆,上有提梁,底有圆足,兽头形盖,亦有整个酒器作兽形的,并附有小勺。
欧阳修:1007年8月6日 -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江南西路吉州庐陵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景德四年(1007年)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省绵阳市),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以进士及第,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死后累赠太师、楚国公,谥号“文忠”,故世称欧阳文忠公。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其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公集》传世。
析:
这首词开头是回忆。十年以前,是一个概数,泛指他五十三岁以前的一段生活。那一时期,他曾出守滁州,徜徉山水之间,写过著名的《醉翁亭记》。后来移守杨州,又常常到竹西、昆冈、大明寺、无双亭等处嘲风咏月、品泉赏花;特别是仁宗嘉佑中,很顺利地由礼部侍郎拜枢密副使,迁参知政事,最后又加了上柱国的荣誉称号。这期间,多少人生况味,他以“月白风清”四字概括。至“忧患凋零”四字,猛一跌,展现十年以后的生活。这一时期,他的好友梅尧臣、苏舜钦相继辞世。友朋凋零,引起他的哀痛。英宗治平二年,他又患了消渴疾(糖尿病)。老病羸弱,更增添他的悲慨。后来英宗去世,神宗即位,他被蒋之奇诬陷为“帷薄不修”,“私从子妇”;又因对新法持有异议,受到王安石的弹劾。这对他个人来说,可谓种种不幸,接踵而来。种种不幸,他以“忧患凋零”四字概之。
“老去光阴速可惊。”正是作者发自肺腑的感慨。所谓惊世字句,绝妙好词,自肺腑,才情殊,大抵如是。
下阕,说明了,从古至今,一个没怎么变的现象,中年人老年人喜欢喝酒,适度饮酒,是喜欢那种氛围,那种在心理年龄不断降低的氛围当中,找到自己年轻时候的感觉。姑且不论欧阳修当年喝的是不是花酒,放到现在,是不是触犯法律的问题,只是说说,适度饮酒,确实可以给人带来心理上的愉悦。但是,酒色(色,这里指不专一的行为)都会污秽人的身体,这一点是需要注意的。
嗯嗯,关于这首词就说这么多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