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经常有这样的想法:面对一个新挑战,最先看到的是失败的风险、潜在的威胁,于是经常得出否定的结论——这事儿做不得,而少有建设性的方案?如果有,那就要小心了Amigo,这种防御型的认知模式,会极大阻碍我们的成长!
心智模式
古希腊哲学家爱比克泰德有句名言:人不是被事务本身困扰,而是被关于他们的意见所困扰。
就是说,一件事对我们的影响,并不取决于这件事本身的事实,而取决于我们怎么看它。而不同的人对事件的解读通常会体现一种特定的倾向,有的乐观、有的悲观,有的习惯找外部原因,有的人习惯从自身找原因;这种解读世界的倾向,也就是一个人的心智模式。
而心智模式有两个作用:(1)塑造经验,影响情绪(2)引发行动,强化信念。那么,这根防御型思维有什么关系呢?
防御型思维
根据陈海贤在《自我发展心理学》中的定义,他把心智模式分成了两类:成长型思维、防御型思维;顾名思义,这两者最明显的区别,就是与这个世界互动的方式不同——前者更积极、后者更消极。
防御型思维在笔者自身的经验中随处可见,大到在公司里面面临一个新项目时不敢主动出击、领导执行,小到一次家庭旅游不肯主动规划、等着其他成员来组织。
这些怂的背后,其实隐藏着对出丑的恐惧——我要是搞砸了咋办?多丢人!对自我胜任感的虚假维护——我不是不会做,只是不想做,只要我想,肯定搞的定!
虽然没有严格的数据统计支持,但据笔者观察,防御性思维大概是九成普通人的默认出厂设置,可以说非常普遍。那么原因会是什么?
自我决定论
心理学有个流派叫自我决定论,该理论把推动一个人发展的动机分成了三个要素:安全感、自主性、胜任感。
有点类似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最重要的也是安全感,主要来自人际关系尤其是和母亲的依恋关系。如果幼年时期,你跟母亲的依恋关系足够安全,你会知道自己做各种尝试都会有一个可靠的后备,也就更加勇于探索;而当母亲给孩子的是无条件的爱和肯定,孩子被激发出的探索本能也是纯粹的、自发自主的,也就不会把挫折当成对自己的一种否定或者威胁,而是聚焦于目标、努力克服挑战解决问题。
这时候大家就可以对号入座想一下,我们80/90后这一两代人,有几个不是在父母“好好读书考出好成绩以后才有出息”的谆谆教诲中长大的?我确信他们的爱是纯粹、无条件的,但这么表现出来,往往就给小孩塑造这么一种印象:父母对我的爱是有条件的,学习好、成绩好的才是好孩子、才值得被爱。于是学习新知识、解锁新技能本身的快感被我们忽略,而考出好成绩、获得肯定变成了最终目标;于是当我们进入社会,风险太高的事情不要轻易干,安分一点、耕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成了大多数人的选择。
这么说倒不是要声讨父母的教育方式,而是帮自己找到这种心智模式的出处,看到问题、才有解决问题的可能性。那么,如果你也有类似的困惑,应该如何从防御型思维向成长型思维转变呢?咱们下回接着聊。
以上,是本人学习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的一些拙见,望诸位读者不吝指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