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多数人都相信,要多努力,这也是从小接受的普遍教育。
但是,我们平时真的努力了吗?每天都在做的事情你真的会努力去做好吗?不确定结果是否真的有效的事情你真的会去努力做好吗?
笔者发现,身边很多朋友是相信努力很重要,但却经常在等机会努力:
- “这都是些杂七杂八的事,一有好的机会,我一定就会努力。”
- “这个事做得对不对好不好我也没把握,努力了怕白费工夫。”
- ……
那么问题来了,平时的事情都不能努力做好,是不是会更难等到机会?一个事情如果怕白费工夫不努力去做到极致,是不是成功做好的概率就更小了呢?这么简单的道理,为什么我们依然会很容易做错“苟且、不努力、得过且过”的决定?
丹尼尔·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中提到人们思考时的“系统一”和“系统二”。“系统一”是无意识的、直觉式的、而且是瞬发式的,它会调用我们的感觉与记忆,在一瞬间做出评估。“系统二”是有意识的,参与逻辑和理性的分析。“系统一”是潜意识层面的,我们在日常中,绝大多数的任务都是交给“系统一”去完成的。面对日常工作,我们熟悉了,因此大多判断交给了“系统一”去苟且完成。面对太大的挑战,我们的“系统一”也起着作用,促使我们不要为了不确定的风险去消耗脑力体力。
我们天生更倾向用“系统一”去思考,所以看似简单的道理,却在无意识中不断的重蹈覆辙。
笔者发现,身边许多优秀的朋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不管有没有机会摆在面前,他们都不会苟且完事,对待工作,总是不断的追求做得更好更极致。面对不确定的挑战时,总是努力去追求极致,去不断的创造机会。
如果,在一个充满机会的时代和场景中,也许你看到了机会,再去努力也没什么问题,毕竟机会遍地。
但是,如果在VUCA时代中、一个各种红利渐退的时代、一个要追求“苟且红利”的时代呢?不努力,也许就连看到机会的机会都没有。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给您带来启发,明天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