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陪伴是孩子最宝贵的人生财富

作者: 知否知否我爱你 | 来源:发表于2018-03-24 01:35 被阅读300次
父母的陪伴是孩子最宝贵的人生财富

我经常喜欢在简书平台上写些文字。

我这里没有说“写文章”,而说的是“写文字”。我之所以这样说,并不是显示我有多谦虚,主要是因为我觉得我写的内容和形式真的和我们传统认为的“文章”的内容和形式是大相径庭的。

一直以来,我认为“文章”是一种比较神圣而高大上的文化产物,不是我等愚民能随意摆弄的玩意。

记得在学生时代,我并不喜欢上语文课,特别是语文课上,每当老师在那里深层次分析挖掘课文的段意和主题思想的时候,我都厌烦到极点。

当时,这种感觉袭上我心头的时候,我总像《皇帝的新装》里的那个被骗的傻皇帝似的,暗暗地想:难道我是一个读不进去书的人吗?为什么别人都在那里听得津津有味,而我会有这么荒唐的感觉?

于是就自欺欺人地耐着性子去听老师分析,并尽量配合老师的提问去回答问题,尽量揣摩着老师问话的意图,确保我的回答是老师想听的答案。

现在想到这些,心里还有种悲哀荒凉的感觉。人的一生有时是很无奈的:你拒绝不了你憎恶的,你也没法随意获取你想要的。

中老年时,回忆少年时代无忧无虑,仿佛遍地都是鲜花和音乐,实际也未必。

其实,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是有无奈的。只是,有时说得清,有时根本就说不清。因为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认知都是有局限性的。有时思想是混沌不开的,自己也描述不清心中的困惑。就算你能描述得清,你的身边是否有一个能够随时给你耐心答疑解惑的百科全书式的成年人,对你随问随答呢。

这就取决于你的生长环境了。有时,身边的成年人满口脏话,身上充满了戾气。你是个孩子,心里并不喜欢他们身上的那套习气,但你也不好指责他们什么,你自然也没有欲望从他们口里得到你内心那些疑惑的答案了,久而久之,你只好摸着石头过河了。

人和人大脑上的差距就是这样拉开的。记得我上初一的时候,1981年吧,那时候,改革开放刚搞起来。小家小户还没有电视机。每个单位买一个日本进口的大彩电,每晚摆在单位会议室外的桌子上放映。大家就自带板凳整齐地摆放在空地上,坐得整整齐齐地观看。

有一次,字幕里出现了一个词“分道扬镳”。我们都不认识,就读成了分道扬鹿。坐我前排的一对父子,爸爸是单位文书。只听那位父亲悄悄地给身边的儿子说着这个词的发音,还进一步地给孩子解释“镳”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分道扬镳”就是两个本来关系好的人闹分裂后,各按各的意思做事。我当时就坐在他俩的身后,一字不差地听到了他们的对话。

我天生就是一个外表对什么都无所谓,而内心特别敏感多情的人。眼前父子的对话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弦。我真羡慕人家孩子有一个循循善诱的父亲。我的父亲虽然也是老高中毕业生,但他好像没有耐心对孩子好好说话,时间长了,我们也躲着他。

做父母是一门大学问。会生孩子而不会教孩子的父母,并不是合格称职的父母。

中国的许多父母还受了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总喜欢在孩子面前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派头。有的甚至还把“棍棒底下出孝子”当成法宝来教育孩子,使得孩子和父母之间早早地就横着一道无形的代沟,让孩子对父母望而生畏。

这种愚蠢的行为,非常不利于对后代的教育。好的教育应是“游学”式。就像大鱼带小鱼似的,寓教于乐,做中教,玩中教,亲子活动中教。

当今社会,特别是农村,大批的留守儿童就如孤儿。他们的生长就如野地里的杂草,完全是自由野蛮地生长,或如放养的动物,没有良好的教育和引导。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未来社会的隐患。这也是他们为转型社会付出的代价。这个责任应该由我们全社会来负。

如果留守儿童的父母因为生计问题不能陪伴孩子成长,那么城市孩子的父母做得是否就很到位呢?我看也未必。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大多数城市家庭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得很快,但有些人也进入到另一个误区。他们信奉“有钱能使鬼推磨”。

钱并不是万能的,有的问题是多少钱都解决不了的。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人的情感需求是精神层面的问题,钱拿它一点办法都没有。孩子们都像天使般单纯,他们对物质的需求并不像我们成年人想的那么高。可能“吃饱,穿暖,有父母陪伴”就是他们内心最大的需求。

很多父母为了谋取更多财富,把幼小的孩子寄宿托管给专业机构。殊不知,任何人都代替不了伟大的母爱和父爱。还有那些对手机比对孩子还亲的父母,也要好好反省了。

很多婴幼儿期缺失父母疼爱的孩子,成年以后,自己对人没有感情,也不能理解尊重别人的感情。前一阵,轰动全国的某富二代杀人分尸案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在法庭上,当被害人的母亲听完自己女儿被害过程后,当场昏倒过去。那杀了人家女儿的富二代还傻不拉几地问旁人:“她为什么昏过去了?”

婴儿时代,他的父母每天把他锁在婴儿床上。一天到晚只给他吃三顿饭,换两回尿布。无人照管,天天在外奔波打拼。童年时代,又把他托付给老人和保姆照料。最后,公司开起来了,大钱也挣到了。儿子却变成了与他人格格不入的怪人。

父母爱的缺席恐怕是孩子一生中损失最大的一笔财富。

没时间,没能力教育孩子,最好不要生孩子,省的两代人都活得不自在,但是这个问题又有几个人能够想得清楚啊!

哪天中国人在生孩子这个问题上能够真正地不跟风了,那才说明我们的社会真正的进步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品茶轩pcx:‘’父母爱的缺席恐怕是孩子一生中损失最大的一笔财富。没时间,没能力教育孩子,最好不要生孩子,省的两代人都活得不自在,但是这个问题又有几个人能够想得清楚啊!哪天中国人在生孩子这个问题上能够真正地不跟风了,那才说明我们的社会真正的进步了。
    ‘’:+1: :+1:
  • 相由心生MM: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凌晨还在更文👍👍
  • 长亭外的夏小乔:💐💐💐💐🍎🍎🍎🍎
  • 泥巴一一龙凤楼主:写得动人,分析透彻。
    长句我。还是你眼力好!👍👍👍🌹🌹🌹
  • 落幕红尘:https://www.jianshu.com/p/1210619aff2d你说的对,很多父母为了谋取更多财富,把幼小的孩子寄宿托管给专业机构。殊不知,任何人都代替不了伟大的母爱和父爱。还有那些对手机比对孩子还亲的父母,也要好好反省了。👍
  • 俺在红尘:最近看了一部韩国电影《无树之山》,就是反应早熟的留守儿童
  • 简知恩:生儿容易育儿难
  • 穿越人生:分析透彻,孩子的成长期最不可缺少的就是陪伴!千金难买
  • a8dbb73c03ab:确确实实
  • 显山露水:写得真好👍👍🌺🌺
  • 静静的白莲:家庭教育是教育当务之急
  • 蓝蓝的子夜爱在阳光:👍👍👍🌺🌺🌺🌺🌺🌺
  • 穆清2018:其实我身边大多数都不跟风要二胎,因为真的压力好大~愿意生孩子的要么钱多要么无畏
    Crazy麻麻:@穆清2018 我觉得我属于后者。😶
  • 穆清2018:但是社会太残酷,老人要求留后代,大人们生活所迫,必须挣钱。小孩也要教育。中间的年轻父母还是很有压力的!父母不争气的需要啃小,生病就不得了,需照顾。每天加班回来,还要被学校被老师要求给孩子互动教育,陪作业陪学习,再次被迫受教育重新学习一次。孩子教育得不好,作业不合格还被老师请去学校面谈,或者被批评。自己的身体不好了也不敢请假不敢辞职。深怕自己一垮,全家就GAMEOVER了。这是大多数人的现状。所以不该责怪年轻父母。他们也很无辜。看手机只是暂时缓解压力~不然分分钟就崩溃了。社会对中间的年轻父母寄予厚望,但是却没给相应的福利,比如更好的待遇,医疗保险和陪孩子的时间~

本文标题:父母的陪伴是孩子最宝贵的人生财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rwf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