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我有一个心得:在一个人的抱怨里,隐藏着他未曾觉察的自己。怎么讲?就是当一个人抱怨别人的时候,抱怨的事情本身也很有可能发生在当事人自己身上。比如A抱怨好友B特别纠结,很有可能A自己就是个纠结的人。再比如父亲C抱怨儿子D胆小懦弱,很有可能C自己就是一个懦弱的人。
为此,我曾经观察过我自己,我脱口而出的抱怨别人的点,恰恰是我自己身上具有的、自己最不能容忍自己的部分。这样的观察所得有点扎心,我从拒绝承认到最后接受这个事实,经历了一个过程。
首先,这个结论并不是我的凭空假设,在心理学上早就有术语与之对应,叫做投射。投射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个体依据其需要和情绪的主观指向,将自己的特征转移到他人身上的现象。性格、态度、动力、欲望,都有可能是投射的内容。投射的作用,是减轻个体的罪恶感,是自我防卫的一种方式。有人会说:“我不相信自己有这么坏,我很善良的。在这条心理学规律面前,我是例外。”这就说到了我承认投射这种防御机制的第二个原因,那就是我的座右铭:人生尽是幻象,我要敢于戳穿。我接受人的自我保护倾向的存在,并且愿意把它当成一种自我观察的工具。毕竟,否认改变不了什么,存在的还是在那存在着。人生的障眼法,不如早些识破。
我刚才提到了自我观察的工具,这也是本文的重点,那就是如何利用投射机制做自我观察。抱怨一个人的背后,是一种极致的情绪,那就是恨。列举出一到两个你极恨的人,然后列举出你极恨他们的点,再去反思自身是否存在相同的问题,答案通常是肯定的。这个方法不是我的原创,是我在萌子有话说这个公众号导读过的《精力管理》这本书中推荐的方法。
这个办法看起来有些残忍,不亚于用手术刀把我们自我感觉良好的皮肤割开,去见证血淋淋的真相。但是这么做的好处是很多的。我通过做这样的自我观察,更了解自己了,我的人际交往、工作和生活都更顺了,顺利到我自己都觉得惊讶的地步。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过,我用一年的时间做自我调整训练,以使自己的负面情绪持续不超过五分钟。自我观察,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当然,除了本文中提到的自我观察方法之外,我还用到了非常多其他的方法。如果你对这些方法感兴趣,可以留言给我,我会在后续的文章中把其他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人生尽是幻象,何不戳穿后勇敢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