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大学者朱熹用这首《观书有感》来感慨他的心灵为何这样澄明呢?因为总有像活水一样的书中新知,在源源不断地给他补充啊!
同样,一个新生命从呱呱坠地开始,又是通过什么源头让自己不断完善起来、慢慢具备感知能力的呢?那就是嘴巴。
嘴巴开启了生命体的第一个敏感期,即口腔敏感期。它就像是为生命体打开了一个源源不断的、新鲜灵动的知识闸门,让新知、养分流淌进来,然后和岁月一起,把生命体充实起来,架构起来。
一般的孩子在初生后3~5个月都会出现口腔敏感期现象,它要建立的能力有:
01
物质属性的探索
在3~5个月的时期,孩子手部或其他皮肤的触觉敏感度都不如口腔的敏感度,所以孩子会用口腔来探索外界各种物质的属性,尝尝金属、木制、纸类、塑料等都有哪些不同的感觉。这动作除了会帮助细胞记忆物质属性外,还能造成细胞与细胞之间的连结。
02
连结口腔与大脑的感觉通路
这个时期,孩子经过大量的口腔触觉刺激后,大脑中的功能区会形成一片可以控制口腔肌肉、关节、舌头、嘴唇等的网络。这会帮助孩子在一岁以后的语言发展,因为大脑能够良好控制发音器官而发音清楚。
03
帮助收住口水
由于口腔触觉充足,与大脑连结成了网络,致使大脑可以很好地控制口腔的动作,孩子的唇舌就能很快学会收住口水,在一岁左右,就能不再出现大量流口水现象。
04
不容易挑食、偏食
因为口腔触觉刺激充足,口腔触觉就不会有敏感现象,对未尝过的食物就能勇于尝试,并且乐于尝试。如此,不但不挑食偏食,宝宝还能因为能量充足而长得特别好,而且口腔各部位的控制得到完善,为语言发展奠定了基础。
05
预备6个月左右发生抓握敏感期的发展
孩子出于生命本能,自己动手抓握物品往嘴里放,这就开始预备之后要发生的抓握敏感期能力,而抓握敏感期发展好之后,对未来孩子拿笔写字及精细动作的动手能力影响特别大。许多抓握敏感期没有发展好的孩子,进入小学之后都无法应付每天的作业量,常常做作业时间都会拉很长(与专注力不足的情况不同,孩子很专注,但是因为手指无力或不会用力、用力不当,而使写字速度很慢,没写几个字手就很累,常要停下来休息),甚至影响睡眠时间,非常可怜。
06
促进本体觉发展
我们的眼睛通常是看不到自己的嘴巴的。我们的手如何能够准确地把食物放入口中?这就是本体觉的功能。经由口腔敏感期的训练,基础本体觉能逐渐发展,然后建立了日后自己可以轻松拿勺子、自然能够保持桌子清洁的进食能力。
07
帮助发展手眼协调能力
婴儿用手取物是需要视觉帮助的,而三个月左右的孩子,刚开始手和眼是无法协调的,肌肉控制能力也是不足的,所以,他们常常会看着一样玩具,伸手去拿时,却把玩具推得更远。通过口腔敏感期的拿东西放嘴巴里的动作,婴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手臂肌肉控制能力才能逐渐发展起来。这也就影响了将来自己扣扣子、拉拉链、做手工等的前期技巧。
综上所述,大家可以看到,嘴巴的地位绝对是举足轻重吧!首先,帮助孩子不挑食不偏食,就保障能量充足,孩子不会体弱多病,有充沛的体力去探索和挑战。其次,帮助孩子奠定好语言发展基础,孩子可以有效地控制发音器官,顺利发展语言能力,良好的语言能力是表达自我和沟通社会的重器利器。再次,帮助孩子发展手眼协调和本体觉,孩子就可以轻松地开启属于手的触觉领域。
简而言之,嘴巴的感觉刺激决定了认知的基础,决定了孩子能否有效吸收源源不断的新知,决定了未来人生发展的高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