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喧哗与骚动》有感

作者: 芝麻斋主人 | 来源:发表于2019-01-11 09:48 被阅读2次
读《喧哗与骚动》有感

斧樵兄:

我给您推荐一本书,《喧哗与骚动》。

不过,我先把丑话说在前面,福克纳这部在1949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他那意识流式的写法,是需要费点力气才能看完并且看懂的。

小说所讲的故事的真实面目,就隐藏在他用“写作技巧”制造的那扇“花哨”的窗户后面。

开始,你即便是皱着眉头使劲看,但依然是云里雾里看不清楚,既然看不清楚了,那就自然也就弄不明白了,就如正在被追求的女孩子,她的态度很难猜,也许是火焰,也许是冰山,也许是正在燃烧的冰块,也许是正在冻结的火焰。可是,如果耐心的读完这部作品之后,你就会觉得这种耐心是值得的。

福克纳之所以制造这扇“花哨”的窗户,就是有意将这个故事进行非正常地叙述。

他就是想让你,从云里雾里 “仿佛若有光”的疑惑中,慢慢过渡到云开雾散而后豁然开朗的明白。

他就是如此这般“艺术”地讲故事,就是在挑战你的耐心和检验你对他的认可程度。

  所以,对读者来说,如果因为喜欢他而读这部作品,那就坚持读下去;如果因为诺贝尔奖这个“名头”,那就等到心静下来的时侯再读,依我之见,这两种方式都会有收获的。

其实,福克纳为了让读者明白故事到底是怎么回事,特意在书中安排了5个人,给读者擦这扇窗户。

第一位。要我说,其实擦不擦的吧,越擦越看不清楚。因为有时候突然看见了一点点,马上又被他擦的看不清了;

第二位也来擦了。但我感觉他擦的是窗户框。很卖力气,但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窗户后面的情景还是看不清楚,但好在窗户的轮廓却是明显地看出来了,也算是意外惊喜吧;

第三位也来了。擦!擦!但擦的只是窗户的上一小块玻璃,能看到些什么了,局部有个大概轮廓了,但是对于整体而言,还是不太清楚,但能让你开始发挥想象了,有点盼头了;

第四位跟着来了,也开始擦,擦了窗户上其他的几块玻璃,景象大致都出来,你开始明白点了;

这四位,都是故事中的人物,有男有女,有老有小,有白人也有黑人,有白痴也有聪明人,他们从各自不同的视角来给读者讲这个故事。

第五位是个最后一位。我觉得他就是作者自己了,擦得真是干净,你终于可以看的清清楚楚了。

经过几番辛苦,故事也如一潭的浑水,由浑浊慢慢变得清晰,那种沉淀之后的澄明效果便凸显出来,故事便被你深深记下了,难以忘却,这正是这部书的魅力所在!

读《喧哗与骚动》有感

《喧哗与骚动》,这个名字是出自莎翁写的《麦克白》中的一句台词:“人生充满了喧哗与骚动,却没有任何意义。”

实话实说,看完这部小说后,我想到了冯友兰先生说的人生“四个境界”,感觉书中的人物在尘埃落定之后,都停留了在人生的最低境界,即:自然境界。

这种感觉,我认为既对应了这句台词的含义,也达到了作者叫这个书名的目的,我觉得我读懂了,感悟到了作者真实地创作思想,对我来说是一种进步。

这部小说是福克纳写于1929年的,它之所以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是因为:“他对现代美国小说做出了重要的、具有艺术独特性的贡献”,我读完之后,感觉名至实归。

他是位会写故事的作家,善于用“艺术独特性”的形式,来描写“真实”的情景。

讲故事的方法很多,诸如评书、绘画、唱戏、跳舞、审判、聊天、小说、连环画等等,而这些载体的风格又各不相同,谁讲故事的方式更独特、更好看,更吸引人,就会更受欢迎,但是不能曲高和寡,还得注意掌握受众的水平。

在这部作品中,故事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时间因果顺序,而是故事里穿插着故事,故事中人物的现实行为与回忆不断组合、纠缠,使读者不能直接了解其开端和结果。

他有意把人物的诉说和心理的思维,放在不断闪现的回忆之上;把以前,现在,将来,以前的过去,现在的以前和将来的现在,有意识地搅和缠绕在一起,交错前行,用这些内容来不断打扰读者的思维,常常使你不得不停下来,将这些看似没有关联,但又缺一不可的内容给捋顺一下,在还没明白故事真相的情况下,继续耐心跟着作者“耍的花活”读下去。

瑞典文学院院士,葛斯达夫.赫尔斯多莱先生,在颁奖词中说:“自麦来狄斯以来,除去乔伊斯这个特例,在英美文学中,几乎找不到另一个像福克纳这样将一个句子无限扩写的作家。”

这评价可是真不低。想当年,上小学的时候,我同学写了很多类似“将一个句子无限扩写”的作文,但老师从没有给过这样的评价,而是呵斥着让他重写。

“福克纳丰富的语言表达,经常会将语言与联想结合在一起,用来讲述一段错综复杂的故事,借此来考验读者的耐心。”

这话说的一点也没错,我就是被考验的读者之一。

说真的,在由“生存焦虑”而造成的“无序的拥挤”中,人们逐渐养成了快速捕捉某些事物重点;快速了解事件发生过程、结果;快速知晓一个故事前因后果的“手关电梯”般的习惯,有这种等不得电梯自动关闭而亲自上手去关的状态的人,凡事追求“短平快”,真是没有太多地时间和耐性,跟你曲里拐弯地、绕来绕去地“玩耍”。

不信你看,那些教导人“如何快速记忆”、“如何快读一本书”、“如何快速增加粉丝”、“如何快速提高阅读量”等办法、技巧,不就是为了让忙碌的人们在更短的时间内去掌握更多的信息和经验吗?

这样好吗?要我说,这样不好,这样容易让你人云亦云,让你随波逐流,让你放弃思考。

最近,网络上某些事件真相的不断反转,就是这些状况的具体表现。

有时候,有些人就如一群小麻雀,不停地“呼”的飞到这,又“呼”地飞到那,其实,很多麻雀都不知道为什么这样飞,只是跟着大家一起飞。

在如此状态,《喧哗与骚动》这种讲故事的方式,就如同在十万火急之下,还让你走迷宫、猜谜语玩,是一点也不讨巧的。

但是,它是经得起考验的,即便是在浮躁的泡沫之中被埋藏很久,总又会重新露出来的。

有些事物,只有沉淀下来之后,你才能知晓它的重要性,才能看到别样的风景,品出独特的味道。而这种具有洞察力的沉淀需要有两种因素组成:一是你的心灵,二是你的生活,它们沉淀的是否到位,能从你的双眼中显示出来。

老兄啊!面对花花世界,选择会很多,但以好书为伴,是“喧哗与骚动”之下的最好选择。

望兄珍重,身体健康!

                                                                                            弟海力

                                                                                          2019年1月4日

读《喧哗与骚动》有感

相关文章

  • 读《喧哗与骚动》有感

    斧樵兄: 我给您推荐一本书,《喧哗与骚动》。 不过,我先把丑话说在前面,福克纳这部在1949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

  • 读  福克纳  喧哗与骚动

    首先是一本奇特的书,其次 一本伟大的书 ,再次 一本读起来艰难的书,最后 必看的书,无法逃避。 关于这本书的评论、...

  • 读福克纳《喧哗与骚动》

    对这位20世纪美国伟大的作家福克纳的名字,我并不陌生。上学时,就听文学院的同学们常常谈论,老师们也尝尝言必称福克纳...

  • 读福克纳《喧哗与骚动》

    新买的眼镜终于到了,戴上眼镜真是看得太清晰了哈哈哈!昨天刚看完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今天就打开了网盘里的《将进...

  • 名著导读《喧哗与骚动》

    名著导读《喧哗与骚动》 人生如痴人说梦,充满着喧哗与骚动,却没有任何意义。 -----莎士比亚 《喧哗与骚动》由美...

  • 人生的意义——读《喧哗与骚动》有感

    这是威廉·福克纳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小说,书名来自莎士比亚《麦克白》的一句台词:it is a tale told ...

  • 喧哗与骚动

    关于作者 威廉·福克纳,美国作家,现代派文学的开拓者,20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也是意识流文学在美国的代表人物。...

  • 喧哗与骚动

    “便怜悯他的爱子,前往埃及地去。” 早上被不远处不知什么地方的唢呐声吵醒,那时已是上午八点,外面天气还可以,于是他...

  • 喧哗与骚动

    知道这个小说来自于余华推荐给易烊千玺的书单,我很好奇,于是决定一睹书中风采。 结果几经成为了我的催眠曲,一看就睡,...

  • 《喧哗与骚动》

    作者威廉 福克纳作者简介1949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颁奖辞里面有一句话这样说的:福克纳经常被认为是一个决定论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喧哗与骚动》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spt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