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了一段时间,可能有八九万字的收获,只是不能发表:整理心理咨询的案例报告,必须保密。
北京的蓝天,基本是大风的副产品,因此,冬天的蓝天,最好只在图片中欣赏。别怪我没提醒你。
![](https://img.haomeiwen.com/i14747893/017f995dd58af45e.jpg)
不知今年比往年冷,还是体质不如从前,站在城铁里,大地萧瑟于窗外,我在羽绒服里瑟瑟发抖。
这是感受北京蓝天的代价。
记起那年春节后。
那春节后大雪,是个好兆头,从南方来参加高考心理素质训练的几个高三学霸热火朝天过了把雪瘾,堆了一个很奇葩的雪人后,仰望一排排高大的落叶树,发出一阵惊呼:怎么可以这样一丝不挂嘞?!
小时候生物书中知道树木落叶是为了适应寒冷的气候,但没认真想过,现在才被孩子们“责问”感到疑惑:是啊?为什么嘞?人可是越冷越穿的厚啊。
![](https://img.haomeiwen.com/i14747893/40338ee0839dba45.jpg)
后来,他们在清华园里一个僻静处发现了两株腊梅,一朵朵黄色的腊梅花包裹在晶莹剔透的冰里,又是一阵惊呼。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习惯了四季更替分明的北方人,惊讶于孩子们的“夸张和少见多怪”。
又想起一个月前,这些南方孩子们的一个家长发来的邀请,说北京越来越冷了,如果有时间,可以到南方避寒。
我想,这个月,她该不会如此想法了,享受了南方“温暖、和煦”的阳光照射后,还有另一个地方必须光顾:冰冷的室内。冬天南方舒服还是北方舒服些,是这两年南北开大的嘴仗。
寒冷的大风的北京蓝天下,一个大概南方不可能有的吸引人的温暖的画面:“美丽动人(冻人)”的女孩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并肩行走的男孩跑动到女孩前面向后转,张开双臂退着走路,为女孩设置一道挡风的墙。
女孩瞬间很幸福的模样,仿佛那“墙”后真的比其他地方温暖许多。
就连依然在“瑟瑟发抖”的我,也感到了美好视觉享受传递到大脑引起了躯体的温暖感。
何况,回到室内,到处都是“温暖如春”,如果可以,室内望“苍茫大地”,若有人造景观或蓝天,还是不错的享受。
各有各的风格吧,不去细究人和树抵御寒冷截然相反的方式。
豪爽的北方男人,有时候,可以是北方树的品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