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一些所谓的管理大家津津乐道的“精细化管理”,正在一步步摧毁人的主观能动性。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所谓的精细化,就是点点入目,一举一动、一丝一毫、一分一秒都要纳入管理的范畴,而且越精细越好,在规定的时间地点按规定的步骤干规定的事,人越来越像流水线上的工人,也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产品,不需要发挥,不需要有思想,只管照做就是。
这样一来,还想什么呢。我在教书,俗谓教书育人是一项伟大的事业,贵在点燃、启迪、引导。可是我每天要干的工作是什么呢?机械化的训练,训练如何做题,训练如何考试。这里没有什么思想层面的东西,全是技术问题。以至于,学生们从来不去想自己需要的是什么,不去想为什么,不去想自己要干什么,总是等着老师来安排学习的任务和内容,就像嗷嗷待哺的婴儿,等着母亲来喂乳;就像刚出生的小鸟儿,等着妈妈来填食。注意,我面对的可是十八九岁的准成年人。
为什么会成这样?最该埋怨的是学校里无处不在的高大上的精细化管理。举例说明。每天都有早读,四十分钟,学校要求老师把早读任务写在黑板上,每天都写,不写还要受批评。就是说,面对五六十个基础、水平、习惯、个性各异的学生,提出统一的要求,然后还要抽查。既然如此,学生就乐得自在,反正有老师操心,没我什么事,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几点钟必须起床,几点钟必须熄灯睡觉,甚至吃饭、拉屎、撒尿,都要细化到分钟——学校里类似的事情多了去了。
二三十年前看过一篇写教育革新的文章,里面有一个观点很新颖,是说教学目标该由师生共同来制定。即师生商量着来,这个观点强调的是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我以为这个提法很好。该文章还提到课堂生成的问题,老师预设与课堂生成应该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可现在的课堂,全是预设,不需要生成。学生的思考习惯和思考能力已经被剥夺殆尽。这样的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即便是考入清华北大,又能怎样?其个人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也绝配不上清华北大的名气。
以前看过一档电视谈话节目,高晓松作为导师,对一位清华博士进行了嘲讽和痛斥。该博士介绍自己说,大学本科时读法律专业,硕士读金融专业,博士读新闻传播专业。现在读清华大学博士三年级,面临即将就业的问题,很纠结自己将来要从事什么职业。
高晓松很不客气地说,清华是一流名校,是国之重器。而作为名校的学生,都读到博士了,应该思考的是国家民族的大问题,如何改造我们的国家,而不应只为自己的工作方向纠结。这名博士生,或许是谦虚,想让名人给自己指一条通向成功的捷径。他的弄巧成拙,捞到一顿训斥,或许是因为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但更重要的是,他的字典里压根就没有家国大义,他不会去想什么样的人生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人生。因为,几十年有条不紊的刻板的学校生活,已经把他本该有的这份思想给阉割了。
高晓松以为这博士一没有胸怀天下,二没有改造国家的愿望,愧对清华十多年的教育。其实,这个板子不该只打在清华的屁股上,还要打就打在十多年的基础教育的屁股上。这样的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可能是技术精英,但同时又是思想巨婴。
就像我们养了一群牛一群羊,每天什么时候吃、吃什么、吃多少都是我们决定的,忽然有一天,我们放手了,把牛和羊赶到大草原上,这些牛羊可能要饿死。因为它们忽然不知道该什么时候吃,不知道该该吃什么,也不知道吃多少。因为它们从来就不会去想,也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如果非要说这些名校培养出来的技术精英不会思考,也不对,有关资料显示,精英们最看中的职业领域是财经、法律和政府部门,谁能说他们不会思考呢?但是他们的思考依然停留在技术层面,缺乏必要的道义和担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