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傍晚,闲来无事在街边溜达,路遇一个“医生”模样的人穿着白大褂,旁边站满了人,一张桌子,桌子前面贴有“免费掏耳朵"几个大字。
现场,一名“医生”给一位老人检查耳朵,桌上放着一个小盘子,上面摆了一些挖耳工具,还有几粒黑黄色的黄豆大的东西。在“医生”诊查过程中,他从老人的耳朵里“挖”出了一颗米粒大小的东西,然后说:“你看,这是‘耳结石’。你耳朵里还有几颗,如果到医院挖这个大的‘耳结石’要动手术的,起码得花数百上千元。在这儿我给你挖,一个小的算你50元,大的给100元。如果不挖,以后耳朵会聋的。”听他这么一说,老人还真的有点担心了。
后来我查询网络发现,国内曾有不少媒体报道过此类挖耳骗局。原来,很多掏耳朵着都是托,耳屎其实是假的,而是提前用麦粒粘上一些果脯,弄成黑乎乎的颗粒状。
同时,“医生”镊子上有“玄机”,在检查时趁人不备,将准备好的小颗粒放入患者耳内,并滴入药水,等小颗粒吸收药水膨胀后,再挖出来“展示”给众人看,并索取所谓的“治疗费”。
耵聍其实就是我们平时俗称的“耳屎”。正常情况下,耵聍分泌较少,大多为白色、浅黄色或浅褐色,不需要掏取。有杀菌、抑制真菌生长、保护外耳道皮肤和阻止粘附灰尘、小虫入耳的作用。
如果分泌过多或不容易排出,可以到正规医院检查治疗,掏耳朵价格也不贵。耳朵结构复杂,耳道脆弱,若被街头“医生”用这些简单工具随意鼓捣,出现鼓膜受损等情况,修复起来比较麻烦。加上他们都是“游击队”,一般只在同一个地方呆一二天就撤,一旦出现问题,维权也很困难。
另外,街头的那种掏法是骗局,而且没有消毒,很容易引起血液病的传染。所以在此提醒广大居民,要提高警惕,不要轻易上当受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