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豆儿小姐姐
《像间谍一样观察》“话语地雷”的风险在于,人们不明白对方给其他无害话语附加的情感意义。
一个培训师在给一组研讨会与会人员讲面试技巧时,就某个问题提道:“人们需要多听少说。上帝给你两只耳朵、一张嘴就是证明,所以你每听两次才能说一次。”
这句话相信大多数人都听到过,看到过,那么我想问一下,这句话是否让你觉得不舒服,或者引起了其他不好的记忆?
如果有,希望你可以告诉我是什么,联想起不开心的事情,或者具体的心理体验,都可以;如果没有,那你接着看,刚才说这句话的人因为这句话,给自己找了什么麻烦。
午餐休息时,会议主持人走进宴会厅通知他,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已经向他提出了一项指控,并派人来调查真实情况。听完主持人的来意他目瞪口呆,实在想不出谁会提出这样的指控,也不知道他们这么做的原因。
原来,有位与会者的儿子天生只有一只耳朵,当他提到“两只耳朵、一张嘴”时,这位父亲认为是在取笑他的孩子。
听完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他向主持人解释说,他的观点就是一个流传了几十年的老套话,根本没有蔑视任何人的意思。
主持人不为所动。“如果那位父亲生气了,”她说,“我们需要面对的就是他对这件事的看法,无论你觉得这种做法是不是冒犯之举。”
整件事都让他觉得非常可笑。他认为自己没做错什么,当然不想为自己认为完全可以接受的话语向那位父亲道歉。
主持人不依不饶。“如果你想保住这份咨询工作,你就得向那位父亲道歉。”
面对这样的最后通牒,他做出了谨慎的决定——向那位悲痛欲绝的父亲道歉。
听起来是个故事,仔细想一想身边或许也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好端端的在讲话,不知道为什么就把对方给得罪了,如果听话的人跟你没什么关系,不会危及到你的工作,前途等问题,你可以像大多数人一样不去在乎,但如果不是呢?
沟通无小事,沟通不是简单的抱着我是出于好心的想法,不管不顾的说完自己想说的话,然后溜之大吉。
每当你和另一个人互动时,沟通都会在两个层面发生:语言层面和非语言层面。
不止要关注你嘴里在说什么,对方嘴里在说什么,还要关注彼此的身体语言,是否跟讲话所表达的内容相一致。
如果自己的身体语言和嘴里说的内容大相径庭,那你要刻意练习自己的身体语言,不要让别人引起误解。
如果对方嘴里在配合着你说,然而身体语言却显示对你讲的话不感兴趣,你就要适时调整说话的内容。
沟通过程中,多注意对方的感受,你越关注他,他也就越愿意回应你,这是个互惠关系。如果你的无心之失,确实给对方造成了不好的体验,不要觉得委屈,直接道歉是最快最有效的解决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