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习惯不改是不可能有进步。比如阅读速度慢(慢了就不能把握整体,这个说法以前曾专门写过一篇,稿子丢了),比如在文字中间瞎琢磨,比如写的时候,看到一点什么,回家就去写,或者读到别人的有感觉了,自己也来一篇,这些习惯都得改。
有了一点感受,记录下来,或者在头脑里过一遍。下一次又有一点感受,这时候将这些感受放到一起,看看有什么联系没,试着写,能串起来,就写,串不起来说明两者内在联系没找到,就放下。这样才能沉淀出比较深的感受。
今天的感受,明天完全想不起来了,说明什么?
一篇文章是整体,没有什么金句值得人反复揣摩的,那都是细枝末节,读多了,能捕捉到心灵的悸动,你也可以有金句,用大白话写出来就很震撼。积累再多的金句,也不会形成一篇好文章。
临行密密缝,不是大白话么?明月松间照,是不是大白话?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哪一句不是大白话呢?
这些阅读,都是不需要字斟句酌的,读到感受,感受到作者的着眼点是一种情感,他自己的独特情感,就很有收获了。
周作人的故乡的野菜——中国古来没有花环,但紫云英的花球却是小孩常玩的东西,这一层我还替那些小人们欣幸的。浙东扫墓用鼓吹,所以少年常随了乐音去看“上坟船里的姣姣”;没有钱的人家虽没有鼓吹,但是船头上篷窗下总露出些紫云英和杜鹃的花束,这也就是上坟船的确实的证据了。
再大白话没有了。但是这是他记忆中的,上坟时候看到的花束,他不需要描述花的颜色,自然就可以传达什么意思。
假如你看不到记忆,写出来的花就是眼前的花,不是记忆里上坟时节的花,怎么能传情,如何达意?
这种文字秒杀多少写景写情的高手,我们要读的是这个。
怎么会没有东西写呢?你的记忆你躲避,你的内心你躲避,是不会有东西写的,那是为写而写,命题作文嘛。
回答上面的问题:今天的感受,明天完全想不起来了,说明什么?
说明这个感受是毫无用处的,是感情垃圾,边角余料,不值得写,因为它是浅薄的感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