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定要我说出些喜欢做的事情,那么“宅”肯定是其中之一。
在我家乡有句俚语,说,“骑马坐轿,不如躺倒睡觉”,表达的意思是在外的奔波无论是风光还是狼狈,都不如安安稳稳地在家里待着来得更舒服。
我甚至记不清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养成宅在家里的习惯的,因为似乎从有记忆开始,我最常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宅。如果非要形容一下“宅”的程度的话——那么毫无疑问——死宅。
我想“宅”可能是独生子女一代的一个特有性质。或者说,相比于其他年龄段的人,8090的独生子女们当中,宅男宅女的比例远远超标。
我们是社会变革催生出的死宅一代。
在8090们出生后不久,人们开始从平房逐渐搬进楼房,“邻里乡亲”的概念逐渐退化成单元楼对面一睹沉默的防盗门。放学后走街串巷呼朋引伴的场景越来越少,被家长直接接回家里后闭门做功课的情况越来越多。广播、电视、手机、电脑不再是难得一见的稀罕物,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相比于跳皮筋、玩泥巴、砸沙包、拍画片,我们更愿意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不用因为奔跑而气喘吁吁,也不会因为满身泥巴而受到责骂。
即使我们对那种“满世界撒欢”式的童年也有些许记忆,但是不知道从哪个时间节点开始,我们终于死心塌地地选择了宅在家里。
后来有了淘宝,再后来又有了各种手机外卖软件,全都是成了宅男宅女的生活必备神器。有时候我会想,是因为宅男宅女的存在,而出现了这些满足他们需要的APP,还是因为这些APP的出现,而催生出了更多的宅男宅女?这种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很难追得根源,但或许两者皆有吧,就像深海一个一个漩涡,把越来越多的人卷入“宅”的“深渊”。
发展到现在,我放假回家窝在家里,上学期间窝在寝室,靠着网购和外卖维持生命,靠着互联网认识外面的世界。
这么多年死宅的习惯,对于我的生活甚至性格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1、宅在家里没有让我成为家庭主男,而是越发“生活不能自理”
我们对于宅男宅女有着比较鲜明的印象。一提到“宅”这个字,立刻就能让人联想到一副邋里邋遢的景象。男生一定是背心裤衩人字拖,脏乱的衣服丢满床,桌子上摆着吃剩下的泡面;女生一定是黄瓜贴面,抱着屏幕看肥皂剧,头上束着粉红色发带。
虽然有些夸张,但是某种程度上符合现实情况。
宅在家里的我,不仅没有把自己打理的干干净净,反而成了懒癌晚期。懒得做饭懒得洗衣懒得打扫卫生,任由一切七零八乱,心里想着,“没关系,反正在家也没人看得到。”
2、宅在家里让我越来越容易幻想,越来越不专注
做了这么多年宅男之后,我发现自己的注意力越来越差了。我总是很容易为自己幻想出许多雄心壮志来,并且因为这些疯狂的想法而心潮澎湃得好像自己已经实现了它们一样。与之相反的是,我很难让自己专注于一件事情。每个人肯定都渴望着享受一个宁静而充满阳光的午后,读书喝茶,享受人生;然而实际上,当我真正把大量的时间都选择留在家里的时候,我却很少有雅兴去开展这样的一场下午茶活动。我总是在读完两页书后,打开电视或是某个视频网站,盯着某个频道度过许久。
更可怕的是,到后来,即使连娱乐活动也无法留住我的注意力。我开始不停地切换不停的电视频道,把视频网站里的各种视频都点开一遍,然后又很快关掉。
发现自己这种变化的时候,我真有点不寒而栗。
3、时间久了之后,我的心都宅了起来
长时间宅在家和寝室,让人习惯了独处,陌生了交际。我发现当我面对别人的时候,我不是谈笑风生而是尴尬窘迫,总想着快点结束这次见面,然后赶回家去。当我不得不与他人沟通的时候,我的第一选择是发微信文字,其次是发短信,再次是发微信语音,实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才会极不情愿地打个电话。
——宅让我更加接受文字的沟通,而对直接地语言沟通产生了某种抗拒。
我把这种情况归根于,自己的心已经开始“宅”了。我们过分地享受孤独,甚至依赖孤独,因而将一切真实的连接拒之门外。我们每隔几分钟就要刷一次朋友圈、发一条微博、检查一下微信留言,但是却不愿意拨通一个老友的电话。
当在朋友圈里看到别人说走就走的旅行,看到他们和这个大千世界的合影,心里也会生出几分羡慕。可是当自己也要试着说走就走的时候才发现,原来当心灵被困住的时候,说走,还真的走不了。恐惧收拾行囊的细碎,恐惧订旅店订车票的繁琐,恐惧随之而来不可避免的与陌生人沟通……灵魂已经怯手怯脚了,身体于是只能窝在家里。
病入膏肓至此,让我不敢直视。
长时间的宅,已经开始让我变得不敢去生活。我知道我不是一个人。
即使科技和时代的发展,足以让我们足不出户就满足自己的一切需求,甚至待在家里就能拿到丰厚的薪水,但是我们谁都不愿选择把一辈子都消耗在一间屋子里面。正因为曾经的许多不得不走出家门才能完成的事情,现在在家就可以轻松做到,才让我们踏出家门的每一次都更加有意义。
春节在亲戚家,几个晚辈的小孩子凑在一起,最大的6岁,最小的还不到三岁,放着面前的积木和画笔,竟然没有一个人动。每个人都手捧着父母的手机,熟练地划着屏幕。
我心里咯噔一声,感觉到下一代的牢笼,或许比我们更加拥挤和狭窄。
我不知道多选择走出去是否会让情况有所好转,我也丝毫不否认“宅”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存在的自由。只是,当宅了十几年,宅得越来越惧怕生活之后,我想要从这一天起鼓起勇气,迈开步子走出家门。可以去旅游,或是逛街,或是随便走走看看,只是要提醒自己,所有屏幕上的信息都只是镜像而已,不要忘了自己的家门外,还有一个生龙活虎的,最真实,也是唯一的世界。
文字 / 兔子先生碎碎念
转载前请务必私信作者
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