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便运算琐记

作者: 张松利 | 来源:发表于2019-03-07 21:30 被阅读140次

    和加法相比,连减的简便计算灵活性更大,题型更复杂。 因此在第一节新授课时,一定要把这个基础打扎实,否则学生以后遇到这样的题会手忙脚乱。

    一、架构意义与形式的桥梁,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算理

    出示题目后,学生在试做时只得出了两种解题方法:一种是234-68-34,第二种是234-(68+34),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正是连减简便运算的最基本形式。因此,我决定从最基本的入手,让学生稳扎稳打。我先让学生说一说这两种算法每一步求的分别是什么?再让他们寻找这两个算式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孩子们很快发现这两个算式意义是相同的,都表示从一个数里面减去两个数,而它们的形式却不尽相同,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充分表达了它们在形式上的不同点:一个有括号,而另一个没有括号;一个是只有减法,而另一个是有加有减;一个是先算减法,而另一个是先算加法。孩子们还尝试用动作来表征这两个算式的意义。通过多种形式的说、练、想,孩子们都能迅速而准确地在这两种形式之间来回变换。

    二、巧用名称做纽带,让算法生动形象

    讲解时,我把减去两个数的和形象地比喻为“打包法”,孩子们非常认可这个有趣的名字。当需要反过来应用时,例如:138-(95+38),我让孩子们自己想办法起名,结果一个孩子很有创意地把它叫做“拆包法”;而另一种情况如:138-95-38,孩子们又非常形象地给它起了一个贴切的名字:“交换法”;对于比较复杂的题目,如:487-187-139-61,孩子们也有非常适合的名字:“结合法加打包法”。一个个形象生动的名字凝聚了孩子们独具匠心的创造,闪烁着他们智慧的光芒,也让他们对简便运算的各种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三、丰富多种题型,加强题目辨析

    为了培养孩子简便运算的灵活能力,除了上述的几种题型外,我又额外增加了诸如:14+47+55+53+86这样有两组可以凑整的数以及185-15-35-50这样需要把三个数打包在一起凑整的题目。另外为了防止他们看到能凑整的数就盲目地组合,我又特意出示了一些混淆视听的题目:185-65+35,果然不出所料,绝大部分孩子一看到65和35就立刻把它带上小括号括起来。我故意不动声色,让他们继续算下去, 算着算着,陆续有孩子发现了问题,我让他们按照运算顺序再算一遍,发现两次的计算结果有很大的出入。我又引导他们比较这道题与185-65-35的区别,这样一来孩子们对这种题目印象更加深刻了。

    一节课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练习中,画上了完美而圆满的句号,孩子们除了满满的数学知识以外,还收获了对数学的独特情感: 唯有思考才能快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简便运算琐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xck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