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大哭大闹”的样子我喜欢

作者: 遥远_da96 | 来源:发表于2018-03-01 17:19 被阅读0次

[陪孩子成长的哪些事]

个人图片,请勿借用。谢谢
孙女含含今天七周岁生日了。按惯例,每年这个时候都要写点东西,记录一下孩子的成长“节点”。孩子从小喜欢听故事,过去的、现在的、家人的、自己的、课本的、电视的,样样爱不释“听”,特别是去年升入小学一年级后,又喜欢上了成语故事。这次生日,我和孩子商量就用“大哭大闹”这个“成语”,拉拉上小学以后的故事。孩子不好意思的莞尔一笑“太丢人了”,但当确认那种“哭闹”没被大人彻底否定时,还是勉强同意说出来听听看。

“大哭大闹”这四个字,可以说是我们根据孩子的一次表现,量身定做的一个“成语”。记得那年北京9*3大阅兵后,带孩子去感受举国同庆的场景,也许来去匆匆,时间太短,孩子没有玩好。三天后,连哄带骗告诉她去另一个大城市“德州”,才把她劝上回家的动车。到站时,含含看到“大城市”不如北京大,加上接站的是个熟悉的叔叔,便以怀疑的语气问这问那。直到看见县城的“商博瑞”商场,才确定了自己的判断。随之“大哭大闹”,喊叫着坚决再去住宾馆,哭闹声音之洪亮,折腾时间之长,是出生以来少有的。自此之后,孩子再有什么不满事情想要发作时,大人就用“大哭大闹”来夸张:“怎么又大哭大闹?”,至此,孩子也就心神领会,一般会终止发火。一段时间,这四个字成了治疗孩子哭闹的灵丹妙药。

    但例外的时候也有。去年暑假开学后,含含上了一年级,放学后,一般我负责辅导作业,并监督孩子将作业发到班级“学习微信群”里给老师交作业。这种方法使孩子能即时看到其他同学作业的完成情况,增强比学赶超的积极性,孩子配合的很好。放学后,对作业安排的井井有条。虽然只是小学一年级作业,但我也不是样样都能辅导。比如,汉语拼音就是我的短板。我小上学时,学校里两个老师都不会教授汉语拼音课程,经常出现把“残酷”读作“can gao”的例子,致使我对有的字词终身误读。后来,学校虽然来了一位能教授汉语拼音的老师,但又不会“四声(声调)”。小时候的误导,致使我至今不会对汉字正确读音。那辅导孩子学习拼音的事情只能是望“拼”兴叹了。含含学习“拼音拼读”课程期间,天天为爷爷不会辅导自己而闷闷不乐。我虽然将孩子的拼音作业标注上自己熟悉的汉字,但拼读时还是把握不准,那段时间,始终不敢给孩子预习课程,生怕领弯了“跑道”。一天晚饭后,在孩子班级“学习微信群”里发现,个别小朋友正在熟练地进行拼读发音练习,我先是让含含听了一遍,并问含含自己学会了没有,正在玩耍的含含回答:“这些课程我还没学那”,孩子讲这话的时候显得有些不自然。听着别的孩子背得滚瓜烂熟,我以为含含说了假话,便严肃地训斥了一句。谁知,这一句话可惹下大事了。我话音刚落,正在玩耍的含含停下手中的动作,突然嚎啕大哭,不依不挠:“爷爷太笨了,自己教不了我,还说我不会”........。后来证实,含含说的是事实,原来那几个背诵拼音熟悉的孩子,是暑假期间上了幼小衔接班。这几天,看着孩子认真的拼读着每一个音节,毅然成了爷爷的拼音老师,感觉那一次确实委屈了孩子。那次哭闹,是孩子落后于个别同学的不甘心,是不会拼读拼音的急躁表现,是对爷爷不会辅导作业的气愤,还有对大人认为自己“说了假话”的冤屈。呵呵,有志气。

    含含最近一次的“大哭大闹”是从另一个“角度”发生的。过年期间,孩子对寒假作业的想法就是“两个集中”,集中时间做完作业,然后集中时间玩耍。早早完成《寒假作业本》上规定的内容后,就集中精力背诵重头作业《三字经》。为了减轻压力,还自创了快乐学习法:将家里的厚重沙发垫支撑起来,一头垫高,制造成“山坡”形状。玩耍时就爬“大山”,学习时,在“山下”复习,去“山顶”背诵。理由是“山顶”上游人多、传播远,一定要背熟之后才能上去朗诵,否则,别人听见读得不好太丢人。孩子学中玩、玩中学,自我感觉效果不错。临近春节的一天晚上,家里来了客人,那天,含含刚背了部分《弟子规》内容,可能愿意展示一下水平,遂拿出话筒、音响在客厅里布置“现场”。并对照大人喊话:“给你们五(美)分钟时间拉呱够了吗?”【注:与美元一个兑换率】。大人们没明白孩子的意图,说话的声音淹没了孩子的“预告”.....。客人走后,孩子先是给爷爷耍起了“小性子”,一看爷爷还不明白事情原委,抓住时机又是一番“大哭大闹”的折腾。表现“才能”的机会,没有得到展示,有点小情绪可以理解。

     

个人照片,请勿借用。谢谢

哭,不是坏事。有学者发现,爱哭的人甚至比不爱哭的人生理与心理更健康。孩子大哭后,可以释放压力、稳定情绪,因此,不要为了清静,过于抑制孩子的哭闹。孩子的哭,虽然有它正面的意义,但也不要强化,哭得不是时候就要找出原因,毕竟孩子脾气发作会损伤情绪和生理状态。含含是个很不爱哭的孩子,所以每哭一次,就显得“动静”特别大。含含的哭,不是因为自己想要吃的、想要玩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发脾气,也不是因为延迟满足而大动干戈,而是由于受到忽视、委屈、误解而发出的反射信号。六、七岁的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对某一件事也有了自己的看法,这倒提醒我们,要给孩子提供充分表达内心想法的机会。有时候当孩子喋喋不休地向我们讲述某件趣事时,自己却常因忙于“思考”或摆弄手机,漫不经心的点点头,这是孩子不高兴的事情。正确的配合方式,不妨暂时放下手中的事务,以专注的神情倾听孩子的话语,以欣赏的态度理解孩子的动作,以饶有兴趣地互动配合孩子表现,那对孩子将是莫大的支持和鼓励。一定要理解孩子的敏感性。不准孩子哭闹是不道德、不友善的。为了让敏感的孩子坚强、少哭,对孩子理解、同情,反而可减少其孤独和脆弱感;培养孩子的自尊心。缺乏自尊心的孩子易敏感而哭泣,因此,要时刻注意培养孩子的自信、自尊,使孩子善于自我认可,产生成就感。避免对孩子期望过高,更不要让其超能力行事;多鼓励少批评。孩子做事有时达不到大人所希望的标准,但只要尽力了,就要鼓励,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奖大的”;多温柔、勤幽默。对孩子们来说,大人瞪眼、失望的表情,都会引起孩子第一时间做出反应。相反,有原则、不斥责、温和与幽默或许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孩子,你“大哭大闹”的样子我喜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yhnx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