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国传统文化读书历史有意思
传说中的昆仑山,西王母居住的地方,会不会是在天上?

传说中的昆仑山,西王母居住的地方,会不会是在天上?

作者: 王玄陵小文库 | 来源:发表于2023-12-16 21:18 被阅读0次

昆仑山,传说中神仙住的地方,《山海经》中西王母的所在地,历史学家找了好多年也没有找到。

那么,既然是神仙住的地方,有没有可能会是在天上呢?

屈原《天问》:“昆仑县圃,其尻安在?”

这句话翻译过来的是意思,昆仑山是一座悬着的大花园,支撑它在天上的柱子在哪里呢?

天上有山吗?

还真有,我们现在都知道,月亮上就是坑坑洼洼的,我们称之为“环形山”。

巧的很,月亮不正是“悬”在天空中的吗?

而且,《礼记》中有“祭日于东,祭月于西”的说法, 西王母住在月亮中不正合适吗?

西王母又被称为西母、西姥,可见她名字的核心就在一个“西”字。

在文字记载中,还有一位与她对应的东君、东皇,正是古人对于太阳的尊称。一东一西,正合其宜。

《说文》曰:“日,实也,太阳之精。”

而郭璞《山海经赞》中也说:“昆仑月精,水之灵府。”

这也算得上实锤了吧!

巧的还不止这些。

西王母主刑杀,而月亮也主刑杀,所谓:“日变修德,月变省刑。”

《大荒西经》说西王母是“人面虎身”,而西方的白虎也正是主“刑杀之气”,可见西王母、白虎和月亮本是一体的。

传说西王母有不死之药,而月亮上也有不死药,嫦娥奔月就是去求药的。据学者推测,月亮上有不死药的传说,可能跟月相的圆缺变化有关,看起来好像是月亮一直能死而复生一样。

另外,《山海经》中的昆仑还有“玉山”之称,玉跟月发音很近,在唐朝的很多诗句中,也就是把月亮比作玉盘。

如果,古籍中记载的那个具有神话色彩的昆仑,最初指代的正是月亮,可月亮又怎么会被叫做“昆仑”呢?

事实上,已经有很多学者从语言学的角度上,回答过这个问题。

杜而未教授很早就发现,在阿美语、藏语、彝语、爪哇语、马来语、波斯语等诸多语言中,其“月亮”一词的发音和“昆仑”十分相似。

比如:karon,hulan,hurano,kalau,koloa,kuling,ghurrah,kura,hulla......

由此,他还提出了一个猜想,认为世界上很多民族和地区的语言,实际上都是同源的。

这让我不禁想到了分子人类学得出的结论,他们认为,人类都是在大约十万年前,从非洲迁徙到世界各地的。

是否正是因为如此,世界上很多民族之间的文化,都有着不少的相似之处?

吴晓东先生认为,“昆仑”一词是“窟窿”的转音,上古时期的人把日月看作天的眼睛,他们就要是挂在天上的两个“窟窿”。

所以,《山海经》中所记载的西王母“穴居”,很有可能就是从这里来的,洞穴本来就是个大窟窿。

湘西苗语的“月亮”一词,正是由“眼睛”和“月”两部分组成的,而且它的发音跟“昆仑”、“窟窿”也很相近。

眼睛也就是“目”,在早期的文字语境中,目和“母”是通假字,西母实际上就是西目,也就是天在西边的眼睛,即月亮。

而在殷商甲骨的卜辞中,还经常出现求卜于东母的记载,而且“东母“出现的频率要远高于西母。东母,自然就是东目,也就是天在东边的眼睛,即太阳。

由此可知,在世界范围内,远古人类对于日月有着特殊的感情,乃至是崇拜。

由此,我们可以做出一些简单的猜想:

上古时期的先民,认为月亮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是所谓的“帝之下都”,西王母住在这里掌管着刑杀大权,这里还有着传说中的不死之药。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对月亮就是“昆仑”的印象越来越模糊,渐渐的也就不知道这个真相。

于是,他们根据流传下来的传说,找到了位于西方最高的一座山,称之为“昆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传说中的昆仑山,西王母居住的地方,会不会是在天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ypn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