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素 问读书
《素问》—— 第六十九篇 气交变大论

《素问》—— 第六十九篇 气交变大论

作者: 小子止一 | 来源:发表于2024-02-24 12:21 被阅读0次

    【原文】

    黄帝问曰:五运更治,上应天癃;阴阳往复,寒暑迎随;真邪相薄,内外分离,六经波荡,五气倾移,太过不及,专胜兼并,愿言其始,而有常名,可得闻乎?岐伯稽首再拜对曰:昭乎哉问也!是明道也。此上帝所贵,先师传之,臣虽不敏,往闻其旨。

    帝曰:余闻得其人不教,是谓失道;传非其人,慢泄天宝。余诚菲德,未足以受至道,然而众子哀其不终,愿夫子保于无穷,流于无极,余司其事,则而行之,奈何?岐伯曰:请遂言之也。《上经》曰:“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此之谓也。

    帝曰:何谓也。岐伯曰:本气,位也1。位天者,天文也。位地者,地理也。通于人气之变化者,人事也。故太过者先天,不及者后天。所谓治化2,而人应之也。

    帝曰:五运之化,太过何如?岐伯曰: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民病飱泄,食减,体重,烦冤,肠鸣,腹支满,上应岁星。甚则忽忽善怒,眩冒巅疾。化气不政,生气独治,云物飞动,草木不宁,甚而摇落。反胁痛而吐甚。冲阳绝者,死不治。上应太白星。

    岁火太过,炎暑流行,金肺受邪。民病疟,少气,咳喘,血溢,血泄,注下,嗌燥,耳聋,中热,肩背热,上应荧惑星。甚则胸中痛,胁支满胁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身热骨痛而为浸淫。收气不行,长气独明,雨水霜寒,上应辰星。上临少阴少阳,火燔炳,水泉涸,物焦槁。病反谵妄狂越,咳喘息鸣,下甚,血溢泄不已。太渊绝者,死不治。上应荧惑星。

    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民病腹痛,清厥,意不乐,体重,烦冤,上应镇星。甚则肌肉萎,足痿不收,行善瘈,脚下痛,饮发中满,食减,四支不举。变生得位,脏气伏,化气独治之,泉涌河衍,涸泽生鱼,风雨大至,土崩溃,鳞见大陆。病腹满溏泄,肠鸣,反下甚。而太溪绝者,死不治。上应岁星。

    岁金太过,燥气流行,肝木受邪,则体重,烦冤,胸痛引背,民病两胁下少腹痛,目赤痛,眦疡,耳无所闻。肃杀而甚,则体重,烦冤,胸痛引背,两胁满且痛引少腹,上应太白星。甚则喘咳逆气,肩背痛,尻、阴、股、膝、髀、癞、桁、足皆病,上应荧惑星。收气酸,生气下,草木敛,苍干凋陨。病反暴痛,胠胁不可反侧,咳逆甚而溢。太冲绝者,死不治。上应太白星。

    岁水太过,寒气流行,邪害心大。民病身热烦心,躁悸,阴厥,上下中寒,谵妄心痛,寒气早至,上应辰星。甚则腹大胫肿,喘咳,寝汗出憎风。大雨至,埃雾朦郁,应镇星。上临太阳,雨冰雪霜不时降,湿气变物。病反腹满,肠鸣溏泄,食不化,而妄冒。神门绝者,死不治。上应荧惑、辰星。

    帝曰:善。其不及何如?岐伯曰:悉乎哉问也!岁木不及,燥乃大行,生气失应,草木晚荣。肃杀而甚,则刚木辟著,柔萎苍干,上应太白星。民病中清,肤胁痛少腹痛,肠鸣溏泄。凉雨时至,上应太白星,其谷苍。上临阳明,生气失政,草木再荣,化气乃急,上应太白、镇星,其主苍早。复则炎暑流火,湿性燥,柔脆草木焦槁,下体再生,华实齐化。病寒热,疮疡,痱胗,痈痤。上应荧惑、太白,其谷白坚。白露早降,收杀气行,寒雨害物,出食甘黄。脾土受邪,赤气后化,心气晚治,上胜肺金白气乃屈,其谷不成,咳而鼽。上应荧惑、太白星。

    岁火不及,寒乃大行,长政不用,物荣而下。凝惨而甚,则阳气不化,乃折荣美,上应辰星。民病胸中痛,胁支满,两胁痛,膺背肩胛间及两臂内痛,郁冒朦昧,心痛暴瘠,胸腹大,胁下与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屈不能伸,髋髀如别,上应荧惑、辰星,其谷丹。复则埃郁,大雨且至,黑气乃辱,病骛溏,腹满,食饮不下,寒中,肠鸣泄注,腹痛,暴挛痿痹,足不任身。上应镇星、辰星。玄谷不成。

    岁土不及,风乃大行,化气不令,草木茂荣。飘扬而甚,秀而不实,上应岁星。民病飧泄霍乱,体重腹痛,筋骨繇复,肌肉润酸,善怒,藏气举事,蛰出早附,咸病寒中。上应岁星、镇星,其谷黄。复则收政严峻,名木苍凋,胸胁暴痛,下引少腹,善太息,虫食甘黄,气客于脾,黄谷乃减,民食少失味,苍谷乃损。上应太白、岁星。上临厥阴,流水不冰,蛰虫来见,藏气不用。白乃不复。上应岁星,民乃康。

    岁金不及,炎火流行,生气乃用,长气专胜,庶物以茂,燥烁以行,上应荧惑星。民病肩背瞀重,鼽嚏,血便注下。收气乃后,上应太白星,其谷坚芒。复则寒雨暴至,乃零冰雹霜雪杀物,阴厥且格,阳反上行,头脑户痛,延及囟顶,发热。上应辰星,丹谷不成:民病口疮,甚则心痛。

    岁水不及,湿乃大行,长气反用,其化乃速,暑雨数至,上应镇星。民病腹满,身重,濡泄,寒疡流水,腰股痛发,腘腨股膝不便,烦冤,足痿清,脚下痛,甚则跗肿,藏气不致,肾气不衡。上应辰星,其谷柜。上临太阴,则大寒数举,蛰虫早藏,地积坚冰,阳光不治。民病寒疾于下,甚则腹满浮肿,上应镇星,其主黄谷。复则大风暴发,草偃木零,生长不鲜,面色时变,筋骨并辟,肉瞤瘈,目视噩噩,物疏璺,肌肉胗发,气并鬲中,痛于心腹。黄气乃损,其谷不登,上应岁星。

    帝曰:善。愿闻其时也。岐伯曰:悉哉问也!木不及,春有鸣条律畅之化,则秋有雾露清凉之政;春有惨凄残贼之化,则夏有炎暑燔烁之复。其眚东,其脏肝,其病内舍胠胁,外在关节。火不及,夏有炳明光显之化,则冬有严肃霜寒之政;夏有惨凄凝冽之胜,则不时有埃昏大雨之复。其眚南,其脏心,其病内舍膺胁,外在经络。土不及,四维有埃云润泽之化,则春有鸣条鼓拆之政;四维发振拉飘腾之变,则秋有肃杀霖霪之复。其眚四维,其脏脾,其病内舍心腹,外在肌肉四肢。土不及,四维有埃云润泽之化,则春有鸣条鼓拆之政;四维发振拉飘腾之变,则秋有肃杀霖霭之复。其眚四维,其脏脾,其病内舍心腹,外在肌肉四支。金不及,夏有光显郁蒸之令,则冬有严凝整肃之应;夏有炎烁燔燎之变,则秋有冰雹霜雪之复。其眚西,其脏肺,其病内舍膺胁肩背,外在皮毛。水不及,四维有湍润埃云之化,则不时有和风生发之应;四维发埃昏骤注之变,则不时有飘荡振拉之复。其眚北,春脏肾,其病内舍腰脊骨髓,外在溪谷踹膝。

    夫五运之政,犹权衡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化者应之,变者复之,此生长化成.收藏之理,气之常也。失常。则天地四塞矣。故曰: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纪;阴阳之往复,寒暑彰其兆。此之谓也。

    帝曰:夫子之言五气之变,四时之应,可谓悉矣。夫气之动乱,触遇而作,发无常会,卒然灾合,何以期之?岐伯曰:夫气之动变,固不常在,而德化政令灾变,不同其候也。帝曰:何谓也?岐伯曰:东方生风,风生木。其德敷和,其化生荣,其政舒启,其气风,其变振发,其灾散落。南方生热,热生火。其德彰显,其化蕃茂,其政明曜,其令热,其变销烁,其灾燔炳。中央生湿,湿生土。其德溽蒸,其化丰备,其政安静,其令湿,其变骤注,其灾霖溃。西方生燥,燥生金。其德清洁,其化紧敛,其政劲切,其令燥,其变肃杀,其灾苍陨。北方生寒,寒生水。其德凄沧,其化清谧,其政凝肃,其令寒,其变凓冽,其灾冰雪霜雹。是以察其动也,有德有化,有政有令,有变有灾,而物由之,而人应之也。

    帝曰:夫子之言岁候,其不及太过,而上应五星,今夫德化政令,灾眚变易,非常而有也,卒然而动,其亦为之变乎?岐伯曰:承天而行之,故无妄动,无不应也。卒然而动,气之交变也,其不为应焉。故曰:“应常不应卒。”此之谓也。帝曰:其应奈何?岐伯曰:各从其气化也。帝曰:其行之疾徐逆顺何如?岐伯曰:以道留久,逆守而小,是谓省下;以道而去,去而速来,曲而过之,是谓省遗过也;久留而环,或离或附,是谓议灾与其德也;应近则小,应远则大。芒而大,倍常之一,其化甚,大常之二,其眚即也;小常之一,其化减,小常之二,是谓临视。省下之过与其德也。德者福之,过者伐之。是以象之也,高而远则小,下而近则大,故大则喜怒迩,小则祸福远。岁运太过则运星北越,运气相得则各行以道。故岁运太过,畏星失色而兼其母;不及,则色兼其所不胜。肖者瞿瞿,莫知其妙,闵闵之当,孰者为良,妄行无征,示畏候王。帝曰:其灾应何如?岐伯曰:亦各从其化也。故时至盛衰,凌犯有逆顺,留守有多少,形见有善恶,宿属有胜负,征应有吉凶矣。帝曰:其善恶何谓也?岐伯曰:有喜有怒,有忧有丧,有泽有燥,此象之常也,必谨察之。帝曰:六者有高下异乎?岐伯曰:象见高下,其应一也,故人亦应之。

    帝曰:善。其德化政令之动静损益皆何如?岐伯曰:夫德化政令灾变不能相加也,胜复盛衰不能相多也,往来大小不能相过也,用之升降不能相无也,各从其动而复之耳。帝曰:其病生何如?岐伯曰:德化者气之祥,政令者气之章,变易者复之纪,灾眚者伤之始。气相胜者和,不相胜者病,重惑于邪则甚也。

    帝曰:善。所谓精光之论,大圣之业,宣明大道,通于无穷,究于无极也。余闻之,善言天者,必应于人;善言古者,必验于今;善言气者,必彰于物;善言应者,同天地之化;善言化言变者,通神明之理。非夫子孰能言至道欤!乃择良兆而藏之灵室,每旦读之,命曰《气交变》,非斋戒不敢发,慎传也。

    【注释】

    1、本气,位也:天之本位,天文,四时晨昏。地之本位,地理,八方五行。人之本位,人事,九州寒热。

    2、治化:指运气主治发生的变化,运气之太过不及,合天地人之本气,和而治之。

    止一箴言

    1、五运更替,有太过不及,虽变尤常,变亦不变,不变也变。老子曰:“多闻数穷,不若守中。”守中,则损有余益不足,察虚实,调阴阳,以不变应变,顺应四时之序,遵循五行之理,明察八方之情,和一而已。

    2、《上经》曰:“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老子曰:“法天象地,道法自然,尊道贵德,恬淡虚无,顺应自然,以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阴符经》曰:“观天之行,执天之道。”《道》曰:“圣人之道,以天地万物之道论人之道,以人之道促天地万物和谐发展之道。”医家以“天人合一”为其祛病解痛之指导思想。

    3、五运更治,太过不及,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太过者损之,不及者益之,可以长久。老子曰:“天之道,损有余,益不足。”《道》曰:“圣人之道,以天地万物之道论人之道,以人之道促天地万物和谐发展之道。”故五运太过者,损之以相不胜者,不及者益之以相胜者,和一而已。

    参考书目

    1、李志敏 主编:《黄帝内经》,京华出版社2010年11月版。

    2、【春秋】老聃 著:《老子》,梁海明 译著,辽宁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

    3、【春秋】老子 著,止一 解读:《道》,https://www.jianshu.com/nb/53487517,2023年9月13日。

    4、止一 著:《“1+1”教学》,https://www.jianshu.com/nb/53563538,2023年1月13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素问》—— 第六十九篇 气交变大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ytv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