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电视剧读书人物
予取予夺——白鹿原上的女性

予取予夺——白鹿原上的女性

作者: 凯文大弟 | 来源:发表于2018-07-16 20:44 被阅读123次

        九年前,我还刚上大一,在国家图书馆里,用三个周末的时间把陈忠实的《白鹿原》看完了。12年,王全安的《白鹿原》电影首映,我和研究生室友在首映的第一天从人大东门走到电影院,每人花六十块钱买了票。看书的时候,觉得时间过得特别快,第一次读一本小说如此酣畅淋漓,看电影的时候,说实话,感觉差不少,唯一印象深刻的记忆就是吃油泼面的场景,其他的片段记不太清。

      最近几个星期,在YOUTUBE上追电视剧版的《白鹿原》,我感觉拍得还不错,虽然删改了部分情节,但总体脉络和人物设定比较接近原著。我在读原文的时候,有几个情节印象比较深刻,一个是仙草去世,第二个是田小娥被杀,第三个是白灵遇害。没错,是三个女人之死。其实冷秋月之死也是一个悲剧,但我认为她的死亡更多是受自己的价值观影响,因为其丈夫和周边的环境并未直接给予其致死的压力,她的死亡更多是因为自己对从一而终的执念,或者说是自己说服不了自己,为自己的信念而死,冷秋月并不比白灵差,致敬!

      仙草在故事中代表了最符合夫为妇纲的中国家庭观念,是一个典型的旧女性。田小娥代表了违反贞操的妇女形象,红杏出墙和约炮,是一个非典型的旧女性。白灵在原著中代表作者心目中的新女性,不遵守旧的礼仪约束,但行为在道德上并无瑕疵,只是不孝。作者为她们三个女性都设定了非正常死亡。

      仙草得传染病死亡,并且死之前在祠堂求祖宗,让她替白嘉轩去死。田小娥被鹿三杀死,鹿三杀人杀得看似理直气壮,内心却又害怕。白灵被国民党杀死,她早就置生死于度外。仙草之死与田小娥有些联系,文中说是田小娥冤魂上了仙草的身子,仙草不治。

      很多政治正确的小说和故事里,好人就会有好报。但真正的好的作品里的人物都是接近真实人性的具体的人,而不是好和坏可以标签化的。仙草为丈夫和家庭而活,所以她替家人而死,死的令白嘉轩动容。田小娥为自己活,所以她为世人不容,被代表男权和父权的鹿三杀死。白灵为了共产主义而死,她背弃了她的阶级和家族,作者给予了高度的升华,让她的死比作白鹿的离去。那些没有死的女性都是空白的存在,没有在原文中占有一席之地。她们的多数应该是像仙草一样的女性。

        陈忠实先生喜欢哪个类型的女性?我猜不出来。

        但我可以大胆地猜一下,娶妻,他希望是仙草一样的女性,命要硬,不能担不起父家的大富大贵。人要善,相夫教子,孝敬公婆。钱要舍,能舍弃所有钱财救自己的丈夫。对于田小娥,我觉得作者写的有点夸张,至少我活这么久,没有听到这么随便和淫荡无制的女人,作者怎么会设想出这么一个夸张的悲剧人物?这个田小娥身上的故事元素应该是来源于众多作者耳听目染的搞破鞋的段子。作者就按照人们的猎奇心理,为大家写出了一个极品,恐怕以后谁再写淫荡的女人也不过如此。作者一边凌虐她,一边又反思式地问几句:为什么这么恨她?但是作者没有将悲剧的根由挖出来——父亲为钱卖女、前夫性虐侮辱、族人排挤欺负、丈夫的背弃,总结起来就是女性受到的全方位的伤害,倒霉!我的曾祖父也是村里的大地主,我在农村生活过,对那个年代的事情也有了解,我认为田小娥存在的可能性及其小。因为清末民国广大农村对待女性比较随便的性行为大多只是调侃或者鄙视,根本上升不到可杀可辱的地步,陈老言过其实了。

      田小娥被杀,理应用法律或公权力来予以救济,作者偏偏用不合逻辑的鬼神来糊弄。作者一边想以现代文明人的想法为田小娥鸣冤叫屈,又难以克服自己的大男子主义和传统的男女伦理,最后写得奇奇怪怪,让人看不清作者的态度。而对于白灵,一开始写得挺好,把一个莽撞而又理想化的新女性刻画的很好,可是最后,我认为作者刻意地拔高了,把一个女共产党员与神奇的白鹿联系在了一起,政治上倒是很正确,但文学性和中立性有待商榷。

      白鹿原上的众多女性的命运,暴露出了作者的矛盾和妥协。我认为田小娥写得最好!因为作者写她的时候,自己是矛盾的,他既可怜她,又鄙视她,他既想抨击吃人的礼教,却又无意间地在维护它。当然,这也是作者的可爱之处,至少在对女性的态度上,他不虚伪,他就是要写自己的真实矛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予取予夺——白鹿原上的女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zci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