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为企业高管开设的心理工作坊上,我带领大家玩了一个经典的心理游戏:信任之旅。
所有的学员两两自愿组合,先用1分钟沟通和建立规则,然后其中一位戴上眼罩、把自己交给对方,全程由对方带领,在彼此不讲话的情况下,在山脚下的酒店内外自由行走十五分钟。
二十多组搭档陆续出发,我和助手们在一旁仔细观察。其中三组学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一组两位女士,走到扶梯口后,为了确保安全,带领者居然索性将被带领者背在了背上;第二组两位男士,自始至终完全遵守规则,在不讲一句话的情况下,居然也没有任何肢体接触,只是凭借偶尔打一个响指,带领对方走了许多充满挑战的道路,顺利到达目的地;第三组,一男一女。女士在后来分享时说:自己作为带领者的时候,心里还有些责怪对方,认为两人平时是工作好搭档,对方应该全然信任自己才是,可对方却明显表现出不够信任;后来换到男士来带领时,女士说:这才发现,要完全放下自己平时的主观判断和决策习惯、充分去信任别人,真的不是那么容易。
现在,问题来了:假如请你来完成一段人生的信任之旅,把自己全然地交托出去,你会选择跟谁一起呢?
听到这个问题,我猜,你的选项会像放电影一样、以一幅一幅的画面出现在你的脑海里,直到最后定格在其中一幅之上。仔细看一看那幅画面,是什么时候、跟谁在一起、那时的你有多大年纪呢?
这个练习,可以帮助你了解我们这一周要学习的完形心理学以及完形治疗,帮助你看见自己身上“完全的整体和能量”、帮助你更深入地自我觉察,为真正地放过自己做准备。
完形心理学,又叫格式塔心理学,诞生于德国,后来在美国得到进一步发展。它主张研究直接经验和行为,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认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主张以整体的动力结构观来研究心理现象。学派的创始人是韦特海默,代表人物还有苛勒和考夫卡。他们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受到康德的哲学思想、胡塞尔的现象学理论、马赫的理论和形质学派理论、以及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场论”思想的影响,提出了一系列观点,并对心理现象做了全新的解释。
说到完形,你可以回想一下:从小到大,英语考试中一定会有的一道题目:完形填空。完形填空的理论依据,就是完形心理学中关于场的原理。完型心理学家发现:人们观察物体形状时,往往下意识地把不连贯的空缺的部分填补上,然后把它看成一个完整的形状;同样,人们对一个人的印象,也是“完全的整体和能量”、而不是简单的几个部分的组合。
通常,我们新认识某个人时,会觉得这个人就是一个完整的人,但其实,在这个人的背后,他的成长经历、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文化历史等等,都是他的一部分;当看这个人的时候,把这些因素都加入进来,才能真正看到这个人的全貌和整体。同时,这个全貌和整体又是不断变化的,当我们变成了他的好朋友,我们自己也变成了他的整体的一部分,而我们自己的整体性也会同时发生改变、彼此相互作用。
所以,当你寻找信任旅伴时,出现和最终定格在你脑海中的那些人物、并不是你所接触过的他们某些部分的组合、而是你所感受到的他的整体能量场。所以,完形心理学强调: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而你挑选信任旅伴的过程,就是心理层面的一次完形测试。
了解了这一点,回过头去看前面提到的三组信任之旅伙伴的表现,你大致就会明白:在他们彼此之间、整体能量场是如何在发挥着加强或者阻碍信任的作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