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人都知道,皮克斯有一个厚道的小习惯:
在上映的每部动画长片前,“附赠”一支小短片。
别看这些短片大多由新人导演执导,有时它们一点也不比正片差——
比如2009年《飞屋环游记》的加映短片,《暴力云与送子鹳》。
甚至有时因为太亮眼,还抢走了正片风头——
比如今年《海底总动员2:寻找多莉》的映前短片:
《鹬》
豆瓣评分已经飚到9.3,好于99%的短片。
比《寻找多莉》的7.4,高太多。
先跟Sir念:一遇YU,鹬蚌相争的鹬(好了你现在不尴尬了)。
短片只有6分钟,故事也简单,讲一只刚出生的小鸟,克服恐水症,终于学会自己觅食的故事。
萌,是必须的。
小鸟在沙坑里被妈妈推起床。
一屁股坐下,把嘴张开,啪啪响地好像在喊:“妈妈喂我”。
被海浪袭击后的懵逼脸。
连配角寄居蟹这么小个玩意,居然是个吃货(眼神还相当无辜)。
但比萌更让我们惊叹的,是像照片一样的“真实度”。
感叹逼真的动画技术越来越模糊虚实边界,更能突破真人拍摄局限,呈现绝美而超常的画面。@沐梵
草地、沙滩、石块、海水,所有的背景几乎跟实拍没差。
要知道,水,在动画里是最难做的——每条波纹的折射都不相同,还在不停变幻。
《鹬》不仅把场景安排在海边,还选择了沙滩——要知道,每只鸟身上大概有七百万根羽毛,沙滩上的沙粒有几十亿颗。
每根羽毛碰见水、吹了风、沾了沙,都必须做出不同反应。
这根本就是在赤裸裸地炫技啊!
要不说这是动画,刚点开第一个画面,你一定会以为在看BBC的纪录片吧!
还有这美哭的水下场景:
怎么样,是不是觉得有必要认识一下这位“炫技”狂人?
亚伦·巴里拉罗(Alan Barillaro)
他曾参与过《海底总动员》《超人总动员》的制作。
这部短片也是他自18岁进入皮克斯以来,第一次担任导演。
根据时光网对导演的专访,短片灵感来自于亚伦经常去的一片海滩,他在那儿总会遇见在海浪和巨藻之间上蹿下跳的三趾滨鹬。
亚伦很喜欢这种小动物,他为此甚至不惜“以权谋私”:
在参与《勇敢传说》制作时,他“擅自”在一只乌鸦中,融入了鹬的形象和动作。
但,这并没有引起高层重视。
直到亚伦用反复打磨了一年的剧本,才终于打动大老板约翰·拉塞特,并钦定为《海底总动员2》的映前短片。
这等“殊荣”也给亚伦打了管鸡血。
他带着40人的团队,每周末早上五点沙滩集合,观察三趾滨鹬,对比总结了其有别于其它鸟类的独特动作——
慵懒的单腿跳。
抖松羽毛来热身。
卖萌,也是个专业活。
影片放映后,无论媒体还是观众都表示惊为天人。
《华盛顿邮报》打出标题:皮克斯粉丝们去看“多莉”,却爱上了小小鸟。
这短短6分钟,亚伦做了整整3年。
Sir感觉,以后“做个鸟”这句话,会用来形容那些精细入微的工作。
“鸟人”,也会被用来表扬那些忘我付出的工作者……
但别忘了,在皮克斯,亚伦这类人不是变态,反而是常态。
约翰·拉赛特曾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艺术挑战技术,技术启发艺术”。在探索技术极限上,皮克斯从未停歇。
从影史上第一部3D立体动画《玩具总动员》,到《勇敢传说》里梅莉达一头蓬松卷曲的红发。
再到《寻找多莉》中“史上最难做的动画角色”——没有骨架的章鱼汉克。
光多莉和汉克的初见场景,就做了两年。
每部片都敢于迎接一个新挑战,要做就做到最好,这也正是我们爱皮克斯的原因。
(对了,Sir再问你一句,片名怎么念?)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龟丞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