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情随笔每天写1000字
【240】红薯粉条的童年记忆

【240】红薯粉条的童年记忆

作者: 訾占超 | 来源:发表于2018-08-09 23:04 被阅读13次

社会发展太快,有时候感觉灵魂都跟不上了。

我们这个时代,物质极大丰富,即使是贫困人口,吃不饱、穿不暖的情况基本不存在了,人们也慢慢地退化了很多情感和功能。

我作为80后,按照传统意义来说,感觉自己应该是中国的最后一代真正的农民,因为我参加过农事劳动,在麦田里割过麦子,打麦场上劳作过,高高的麦秸剁,也是晚上戏耍的好地方。收完麦子的地里,谁家的都可以进去捡拾遗漏的麦穗,到学校冲抵部分学费。青纱帐里面打过猪草牛草,捡柴火烧锅,收完秋之后,把人家红薯地再翻一遍,也是为了捡漏。有时候还要趁天没亮,去搜集一些红薯秧子,准备起来给牲口做过冬的口粮。

家里面到了收完红薯,几家农户会在一起合伙做红薯粉条。先是用机器,把红薯磨成沫状,还要用纱网,不断地冲水,把红薯沫涮几遍,以去除杂质,纯纯的红薯淀粉就沉淀下来。涮红薯粉的时候,阵仗大的要垒一个水泥池子,大概1.5*2.5平方,预留有漏水口。涮过一次,沉淀一两天,把水放出来,然后再涮,涮到完全没有杂质,才算成功。

红薯淀粉提纯之后,要晒得特别干,这个过程也需要一段时间,特别需要暴晒。晒完的淀粉,还需要一道工序,用硫磺给熏一下,其作用大概是要增白。不过到底对人体有害没有,当时是完全不知道的。后来查找一下,原来是这个原理,把硫磺加热变成SO2,而SO2具有漂白性,其漂白原理是化合漂白,具有可逆性,加热之后SO2就会变成气体跑掉。因此,只要把粉条煮熟就可以了。

加工粉条的场景还是印象深刻,先得把粉面手工和成面团,一个大大的缸盆,放在一个石磙上,高度不够的话,还要把石磙垫起来,以便和面的时候大家好用力气。几个壮劳力围着缸盆,沿着同一个方向使劲,边走边用拳头揉。这也是见功夫的活儿,那个劳力偷懒了,就会很明显地看出来。做这个活儿的一般都是男人,身强力壮。有时候兴致上来,还边喊号子,边转圈。把面团和得非常劲道,后面的加工过程就会省劲些。

那边和面的同时,再讲讲这边。

我们要用一口直径差不多2米的大锅,平常豆角杀猪锅。还要垒上一个大大的灶台,能够放上锅。灶台的作用不但要把大锅里的水烧开,同时,我们还用来烤红薯吃。一大锅的水烧开之后,整个活动进入大戏。前面的铺垫当然也非常精彩。

技术含量最高的就是架瓢的,瓢是一个圆锅的形状,锅底有洞洞,有宽的,细的,扁的,圆的,各种形状。根据这些形状,才做出来各种样式的粉条。把缸盆里和好的面放到瓢里面,瓢这边有个常常粗粗的把儿,架瓢的把把儿夹在左腋下,以保持稳定,用左手端瓢,是一个需要很大力气的活儿,一站就是半天。瓢沿上有个突出一部分的耳朵,用右手捶耳朵,瓢里面的红薯粉就从洞洞里面漏下来,漏进大锅里。经过沸腾的水烫过之后,基本就成为粉条了。与架瓢人相对的下放,需要一个眼疾手快的人,找到这瓢粉条的头,往下沿着瓦片溜到下一个盛了冷水的大锅里。

另外一个人,就把这些过了冷水的粉条盘到杆子上,这就成了一杆一杆的粉条。

一般这个加工过程都是在冬天,一杠杆的粉条很快就冻上了,需要找晴天,多次晾晒,把粉条的水分全部挥发掉,成为特别干的粉条,才能够上市卖。

相关文章

  • 【240】红薯粉条的童年记忆

    社会发展太快,有时候感觉灵魂都跟不上了。 我们这个时代,物质极大丰富,即使是贫困人口,吃不饱、穿不暖的情况基本不存...

  • 童年的记忆——红薯粉条

    你见过农家自制的红薯粉条吗?小时候我见过。在我印象中,当地人喜欢种红薯,而且喜欢用红薯来做各种各样的美食,其中红薯...

  • 红薯粉条

    红薯是人们熟悉和喜爱的农作物,它可以加工成多种成品。比如粉芡、粉条等。至于具体加工制作的过程,尚不清楚,但是,对红...

  • 红薯粉条

    每年这个时节,在老公的家乡长岭,都是该做红薯粉了。 只不过和之前的不同了,之前都是纯手工制作的,不管是挖红薯,洗红...

  • 童年的红薯记忆

    要是有人问起你对童年记忆最深的有哪些,我肯定会说里面一定有红薯! 记不清楚广西是哪一年分单干的了,好像是1980年...

  • 053-从童年到中年的一道菜

    天天吃素-辣炒粉条白菜(红薯粉条)食材:红薯粉条、大白菜(或者圆白菜)、红绿辣椒最好自然农法食材或者有机蔬菜做法:...

  • 红薯变粉条

    现在的孩子已经不知道这中间发生了什么,那一步步的过程。 前一天与孩子闲聊,就聊到了这个话题。 从一棵红薯苗种下去到...

  • 童年记忆------偷吃红薯

    小的时候你有偷吃过东西吗?现在的孩子也许没有,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父母的眼中宝,只要你喜欢吃的都会尽量满足你,不存在...

  • 老家的红薯粉条

    我老家是禹州的,呵呵,不是自吹自擂的,河南人民都知道禹州的红薯粉条好。 粉条这东西,按我们老家说,是穷嫌富不爱,它...

  • 农村手打粉,这样做粉条,没有主食我也能吃一大碗

    每年秋天,地里的红薯挖出来后,妈妈总会把吃不完的红薯用来做红薯粉条。于是竹晾杆上面垂挂着一排排粉条,已经晒干的紧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40】红薯粉条的童年记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ahh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