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引导工作坊一定是一个达成预期目标的过程。这个所谓的目标,可能是有形的成果,比如目标、计划、行动方案、策略、问题梳理等等。也可能是无形的成果,比如凝聚力、共识、内在状态等等。
过去很多伙伴在分析“教练”与“引导”的不同时,总会说“教练”更关注人的内在与赋能,而“引导”更关注事情和流程。其实,这是因两种技术表象上的侧重而产生的误解。对于团队来讲,无论面对的是顺境还是逆境,组织都需要不断地调整、赋能、整合流程、达成目标。这两者其实是不可分离的,换句话说把二者割裂开,本身就是不科学的。
毕竟单纯为了赋能而不与业务结合,或者不考量参与者状态进行引导,都不可能达到顺利推动组织发展的目标。“教练”与“引导”只是切入角度不同,最终还是要回到组织发展面临的问题上来。
所以,在引导项目的设计过程中,即要考虑到围绕工作坊的主题进行思路、逻辑与流程的设计,也要考虑到能量场的调整。这就是引导常说的理性目标与感性体验。
01理性目标
所谓的理性目标,就是我们要引导参与者最终达成什么样的目标,得到什么样的具体成果,对于这个成果的衡量标准是什么?
对于理性目标,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太粗。举个例子,比如说针对问题解决的议题,最终希望达成的目标是什么?很多客户会说,希望能够找到问题解决思路,同时能够让相关部门引起反思云去。听起来挺清晰,但认真思考我们会发现,其实这个描述是相当模糊的,如果按照这个描述去设计,最终的结果往往不容易进行评估。客户不满意,引导者也会觉得很委曲。项目结束后,如果再说“当初你们(客户)也没说啊……”这个理由恐怕不能令客户信服。
因此,在前期项目设计时,就要很深入的探询,至少我们会面临这样几个问题:
1)客户所理解的目标到底是什么?
2)这个描述清晰的目标是发起人的、管理层的还是参与者的?
3)问题解决是希望得到几条想法呢,还是制订出策略、明晰出行动计划呢?
4)所谓引发反思,是希望他们在活动的过程中有所触动就可以呢,还是要有明确的反思环节,并形成有形成果?
5)最终成果所期望的呈现格式、形态分别是什么样?
……………
这些问题的探询,不仅会影响到预期成果的设定,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引导者思考目标达成的可能性、时间、流程设计。甚至在探询后整个议题变了的可能性都存在。
02 感性体验
感性体验,是指在整个工作坊的过程中,希望参与者有什么样不同的情感体验。比如,工作坊结束之后,希望大家感到振奋、有压力、产生内在推动的动力,还是感觉到更深的情感联结等等。
在每个项目的设计过程中,这两个目标本身是相辅相成的。所有的流程设计、互动方式、氛围调节、环境布置、色彩布置,都要为这两个目标服务。严格意义上讲,每个环节的子目标与阶段成果的设定也会影响到最终的成果产出。
我们可能会问自己:
1)整体目标达成的情况下,希望参与者在过程中有着什么样的体验?
2)为了达成分享的目标同时,如何让参与者有真诚、充分、畅所欲言的感受?
3)当制订行动计划的环节时,如何让团队有充分的动力与愿望产生?
4) 在每个环节的过程中,需要让参与者有哪些不同的体验?分别是什么?
………………
我们可能还会问:“我们可以在环境布置上做哪些调整,帮助参与者有这样的体验?”举个简单例子。会议室经常会有厚重的窗帘,很多情况下我们习惯于把窗帘拉上,制造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以维持这个场域的整体氛围。在开放式的讨论的时候,我会经常要求把窗帘拉开,看到外面的蓝天、白云,阳光照射进来,参与者自然会感觉到更加的放松、主动、开放,有助于思维的碰撞。当我们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探询时,可能要拉上窗帘,因为这个时候封闭的空间容易促动参与者思考状态的生发。
窗帘一拉一开,很简单的动作,却会因环境的改变而影响到当下环节的成果。这个拉、开的动作不是随意进行的,而是根据当下环节的目标引导师的主动干预与介入。是为了帮助团队达成目标所做的一点努力。
我们所有的工作坊设计,都是以目标与成果做为驱动的,以终为始的思路要贯穿始终。同时,在工作坊设计前期,为了达成预期的目标和成果,还要结合课题与客户在战略导向、管理理念、文化价值观、领导风格、以往规则方式、参与者状态与意愿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究。
引导者必须时时提醒自己,每一个团队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团队都会有不同的风格。只有真正考虑到团队的特性与参与者的认知,才可能根据预期目标设计出真正有针对性的工作坊流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