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26)|心是一明珠,畏理障难除

作者: 都在路上 | 来源:发表于2023-02-02 06:20 被阅读0次

    心是一明珠,畏理障难除

    心是一颗明珠,以物欲障蔽[1]之,犹[2]明珠而混以泥沙,其洗涤[3]犹易;以情识[4]衬贴[5]之,犹明珠而饰以银黄[6],其涤除最难。故学者不患[7]垢病,而患洁病之难治;不畏事障[8],而畏理障[9]之难除。

    [1]障蔽:遮盖,遮挡。

    [2]犹:好比。

    [3]洗涤:清洗。

    [4]情识:感觉与认识,也指情欲与情性。

    [5]衬贴:衬托。[6]银黄:白银和黄金。

    [7]不患:不担心。

    [8]事障:佛教用语,佛家讲贪、嗔、痴等,是达到涅槃的障碍。

    [9]理障:佛教用语,指邪见等阻碍真知、真见。

    【译文】人的心是一颗明亮的珠子,用各种物质欲望遮蔽它,就好比明珠混杂着泥土与沙石,清洗还比较容易;用情感认识衬贴明珠,就好比明珠装饰了黄金白银,清洗就很困难了。所以读书人不怕有明显的毛病,而怕患上难治的看似无碍的毛病;不怕做事情遇到障碍,而惧怕思想上遇到的障碍难以消除。

    【理解】

    人的一生就是和自己斗争,找到自己的过程。有一颗光明的心,去掉那些蒙在上面的灰尘与杂物,我们就能看到光明。

    【故事】

    阳明先生曾经讲过,“吾心光明,夫复何求”,把“心”的“光明”,作为人生修行的最高目标。从“从心所欲”到“吾心光明”,既有异曲同工之妙,又有一脉相承之意。阳明先生的伟大,正是在于承古启新,继往开来,顺时应势,创立心学,实现了儒学的与时俱进,开悟了更多的人们:从“心”做起、成就人生,无“心”干事、一生无成。

    1、欲修身,先养心

    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心即理。天下难道还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吗?

    人生启迪:浮世之中,总有许多人为追求物质享受、社会地位和显赫名声等身外之物,而心力交瘁、疲惫不堪。他们怨天尤人、欲逃离其中而不可得,皆因忽略了自己的内心,不明白万事以修心为先的道理。

    若无有物欲牵弊,但循著良知发用流行将去,即无不是道。但在常人多为物欲牵蔽,不能循得良知。

    大意:如果没有物欲牵累蒙蔽,只靠良知去发挥作用,那么就无时无处不是道。然而,平常人大多被物欲牵累蒙蔽,不能遵从良知。

    感悟:王阳明口中的“良知”,等同于“本心”。本心人人都有,王阳明则告诉了我们为什么多数人不能保持和守住本心,那便是因为物欲的蒙蔽。

    当今时代,这点尤其值得人们重视。被蒙蔽的心,如蒙蔽二字的含义,是阴暗而糊涂的,就算得到再多,又有什么用?唯有本心呈现,才能清明、放松和自在

    本文收录于《菜根谭》学习专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菜根谭(26)|心是一明珠,畏理障难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bbvh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