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韦小宝说,凡是皇帝的御妹,都是美丽而乱七八糟的。他遇上的建宁公主和“俄罗斯固伦长公主苏飞霞”,无不如此。
演义上说,凡是皇帝的老丈人,都是骄横跋扈又无德无能的,只能依仗着皇帝女婿作威作福。如杨家将演义里的潘仁美,薛刚反唐里的庞国丈。
身为皇亲国戚,本身就荣华富贵,也容易得到皇帝的赏识提拔,而纵观中国几千年王朝史,似乎也只有两位老兄,当了皇帝的岳父还不知足,最后把女婿赶下台,自己做了皇帝,可是两个人下场截然不同,一个做了二十多年皇帝,成为后世称颂的开国帝王,一个被造反的商人杀死,脑袋被作为战利品收藏到后世皇家仓库中。
前者原名普六茹坚,这是个鲜卑名字,后世称他为隋文帝杨坚;后者则是建立新朝的王莽。
新朝这个短命的王朝,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朝代,历代正人君子除了对它口诛笔伐外,就是竭力视而不见,似乎它从来就没有存在过。原因么,大概就是由于王莽夺位的手段实在不光明正大。奇怪的是,同样靠欺压孤儿寡母夺得皇位的杨坚,正史对他评价很高,隋书帝纪第二评价隋文帝:性严重,有威容,外质木而内明敏,有大略。每旦听朝,日昃忘倦,居处服玩,务存节俭,令行禁止,上下化之。自强不息,朝夕孜孜。虽未能臻于至治,亦足称近代之良主。虽然也提及杨坚刻薄猜疑,肆意诛杀,但基本上把他列入中国有史以来最好的皇帝之列。
王莽和杨坚都是外戚,都属于官二代,但官二代对皇帝来说也有亲疏之分。杨坚的父亲杨忠是周朝重臣,杨坚28岁就袭封了父亲的隋国公爵位,成为周朝的重要干部。5年后,他把女儿杨丽华嫁给北周皇太子宇文赟,再5年,宇文赟即位,杨坚顺理成章地成为国丈,总理朝政。可以说,杨坚一直就在北周的权力中心打转,即使为了避祸从中央来到地方任职,也都是一方诸侯。
相比之下,王莽的身世就悲惨得多。他出身的王氏家族是当时第一外戚家族,王莽的姑姑王政君是汉元帝的皇后,后来又成了太后,按照汉代重用后族的常规做法,王氏家族高官辈出,有9个人被封侯,5个人成为辅政的大司马,然而王莽初始并没有这么幸运:他的父亲去世太早,没有得到展露头角的机会。王莽只是王氏宗族中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色。
但是,这个小角色表现得却相当与众不同。在同辈兄弟热衷于吃喝优游的时候,王莽忙着求师证道,勤身博学。对外结交杰出人士,在家族里恭敬侍奉各位伯父叔父,获得了一片赞誉之声。他的叔父大将军王凤临死拜托皇帝和皇后照顾王莽,他的另一个叔父成都侯王商上书要求把自己的封地分给王莽。家人如此,当时的名人也纷纷上书为王莽说好话,给皇帝留下了深刻印象。王莽开始迅速发迹,30岁就被封为新都侯,成为王家后起之秀,王莽身居高位后不改初心,依旧礼贤下士、清廉俭朴,把自己的俸禄分给门客和平民,甚至卖掉马车接济穷人,朝野的名流都称赞歌颂王莽,他的名声甚至超越了他那些大权在握的叔伯。38岁,他继他的三位伯、叔之后出任大司马,成为东汉的权臣。再十年,王莽已经成为东汉实际上的最高掌权者,受封安汉公,长女嬿成为皇后。
王莽和杨坚两人夺权的起点相同,经历也不一样。杨坚采用得更类似于宫廷政变的形式,趁北周皇帝年幼,朝政混乱,与朝内重臣勾结,以皇后之父身份控制了北周朝政,然后大肆铲除异己,杀害北周宗室,最后自己当了皇帝。而王莽则是在工作中不断积累声望,最后成为皇帝之下众望所归的第一人,然后才废掉了皇帝。
然而,杨坚宫廷政变得来的皇位坐得稳当,王莽“众望所归”的皇位最终却身死名灭。为什么两者结局会如此不同呢?
首先自然是由于政治上的得失。杨坚和王莽都对现存的政治制度进行了一定的改革。杨坚促进胡汉合流,改革官制,轻徭薄赋,推行均田,开科举考试之先河,他的改革成功了,史书记载:户口滋盛,中外仓库,无不盈积。所有赉给,不逾经费,京司帑屋既充,积于廓庑之下。而王莽的托古改制,由于不切合当时的实际,除了造就无数流民,遍地起义不断,没有在历史中留下任何痕迹。反而逼使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反对派阵营。
其次,在面对叛乱时,王莽只能耍耍嘴皮子笔杆子,枪杆子功夫实在比杨坚差得远,杨坚以国丈身份掌权,朝中都是以前跟他同样资历同样实力的重臣,朝外又有虎视眈眈的宗室诸王,没几个心甘情愿服从杨坚,甚至发生了尉迟迥等三大重镇的叛乱,杨坚对此毫不手软,重用韦孝宽等老将将叛军逐一消灭,并引诱有实力的宗室诸王进京,一一诛杀。军事上的胜利使遍布朝野的反杨坚势力损失殆尽。杨坚更进一步派军征讨割据江南的陈朝,完成了统一大业,从而为他篡夺北周皇权、建立隋朝立下了大义的名分。而王莽篡权时面临的反抗要比杨坚弱得多,几十年的经营早就让大众默认了王莽是事实上的统治者,就算刘氏皇族愤于皇权的衰微奋起反抗,响应的人也寥寥无几。公元6年,安众侯刘祟起兵,跟从他的才百余人,在进攻宛城时连城门都没有攻入就失败了。然而,王莽改制的失败让越来越多的农民流离失所,造就了绿林赤眉两支农民起义大军,也让更多人投入刘氏皇族组织的起义中。而此时的新朝,暴露出军事能力的匮乏,倾举国之力征集的百万讨伐军,居然在昆阳小城下被刘秀几千人马一战击溃。军事上的无能使得新朝基本上丧失了从头再来的机会。
王莽的个人性格也有着极大的缺陷,他从来不是一个勇毅果决的领导者,反而有着极重的书呆子气。公元7年,东郡太守翟义起兵,王莽十分恐惧,饭也吃不下,日夜抱着小皇帝祷告;战事顺利,活捉了叛军首领,他派医生来做活体解剖,说是要看看叛军到底什么心肠;战事不顺,他又迷信祥瑞,派人用囚车装着几个囚犯到街上游行,说是活捉了叛军头目来杀头,只是这种把戏耍多了,老百姓都知道是假的。最后到四面楚歌时,王莽连饭都吃不下,天天喝酒看军事书籍,看累了就靠在茶几上打个盹,就这样一天天看着叛军逼近京师也拿不出解决办法。
公元23年,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被杀。公元604年,杨坚在做了23年皇帝后去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