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4875848/3785a781cfa74d1e.jpg)
作为财迷的我,最近在读这本书——《解读基金:我的投资观与实践》。
读到一半,就开始拍大腿了,为什么?因为读得太迟了。早一个月读到就好了。
人的认知真的是有限的。除开亲身经历外,只有书籍能教给你许多。
在读到这本书之前,我也有着“高净值恐惧症”,看着心怡的基金净值到了三块四块的,我就不敢下手,眼巴巴看着它涨下去。所持有的好基,一直涨我就一直卖,卖着卖着就卖完了,卖完后发现它继续在涨。留下的反而是怎么也跑不动的。
2015年高点买下第一只基金的我,从这几年中得来的经验便是“一直跌一直买”,就是这一点让我有了几十个点的收益。和我同时间买入的财友们,还有部分至今还没回本,就是没有在后面摊散成本。
所以我是不知道牛市是什么模样的,这几年净往里投钱了。当收益有十几个点的时候,我便慢慢出,涨点出点。回到银行卡的钱,我又不敢买哪些心仪的基金,因为它们涨得太多了,这就是典型的“高净值恐惧症”。
结果买了好几只新基,封闭期三个月到两年不等,又买了好几只显著低估的基。正在瞎子摸象的我,突然就发现了这本宝藏书,找到了我想要的答案。
也就是运行好的基金净值就高,运行不好的基金净值就低。如两个同期成立的基金,而且都是股票基金,都经过一年的运行,一个净值涨到1.1元,一个净值涨到1.5元。也就是在这一年里面,一个赚了10%,一个赚了50%。你说哪只基金好?哪只值得你再投资?所以我是“净值恐低症”
这下好了,我知道了基金的风险和净值高低没有关系。那如何判断一个基金的好坏呢?有第三方评评估机构——晨星评级。
中国晨星每个月的月初都发布一个评级报告,对所有成立时间1年以上的基金分类进行评级,分为五星、四星、三星、两星和一星。五星最高,一星最低。
我去支付宝查了一下所持有的基金里,有两三只四五星的,大都是两星的,尤其是我新入的两只显著低估的基金,都是两星的。我决定,等这几只稍微回本,就把两星的全都卖出。五颗星的保留,三四颗星的择同类最优的保留。
上周股市大涨,新发的几只基金简直太火爆了,几个小时就被认购一空。尤其是鹏华匠心精选,规模三百亿结果购入资金1300亿,实在是太疯狂了。
那么,买新基到底好不好呢?这本书也给出了我答案。
作者将认购新基金比喻成“指腹为婚”。新基金有3个月的封闭期。没有人能预料这3个月内市场的行情是什么样的。如果市场是在一个高位或者没有很多理想的、可以投资的对象的时候,基金经理依然不得不建仓去购买股票,这同样是个风险。
一只新基金通常成立半年以后才渐入佳境。客户投资新基金之后应稳定地持有半年以上,才能最大限度地分享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和基金上涨期的收益”。
既然新基金有滞涨期和上涨期,既然数据也表明滞涨期达3~6个月,那我们何不等3~6个月再购买新基金。这时候新基金一切都安排就绪,准备大幅度上涨,岂不是最好的进入时期?
看到这里,我只能默默垂泪了,因为我又中了,那个牛市买新基的就是我。
人傻就要多读书。小财迷总结完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