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来美已经一年了,妞妞从一个羞怯胆小的孩子慢慢变得更为大方自信,变得更加敢于表达和主动展示自己,这其中跟美国的良好的小学教育不无关系,那么我们能从美国的小学教育中学到什么呢?
依然记得第一天带妞妞去美国小学三年级报到第一天的情景。上学第一天,妞妞是既紧张又害羞的,毕竟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而且语言不通确实是让人忐忑的。
一大清早,花白大胡子而又高大健壮的校巴司机开着黄色大鼻子校巴来小区接她,他一下车来就非常友好而诚恳的望着妞妞,弯下腰伸出粗大的毛茸茸的手跟她握手,大声的欢迎她的到来,神情完全就像对待一个成年人一样庄重而热情。
妞妞一开始很惊讶,随后很开心的跟他握了手。作为父母,我们心里其实也是大吃一惊,毕竟在国内没见过这架势,说实话在国内谁会用成年人的礼遇来礼待一个孩子呢?但看得出来妞妞非常开心,大约是觉得自己突然有长大的感觉。
令人更吃惊的来到学校,所有遇到妞妞的老师,学校的职员甚至校长都一一跟妞妞握手欢迎她的到来,看来尊重孩子这是社会风气而不是个人行为,所以这是我对美国教育的第一印象:尊重孩子,成年人不会居高临下而是平等的对待孩子。
随着时间的流逝及对美国教育的逐步观察,发现老师们并不是表面上形式上尊重孩子,而是将这种观念渗透到了孩子在学校学习生活的每一个过程中。
前段时间去美西旅行,我们一家跟另一个带着五岁娃娃的刚从中国来美国的华人家庭一起同行,我无意中问娃娃觉得中国幼儿园好还是美国的好,娃娃不假思索的说美国好!我挺惊讶,问她为啥呢?她说美国老师不骂她们,可是中国老师会骂她们,这听了让人心里真不是滋味。可是五岁娃娃说的可的确是真话,这让我也进一步了解到美国的教育理念,就是尊重孩子!
其实无论是妞妞班主任包括其它孩子们的老师,我所认识的所了解到的老师都是非常亲切耐心,从不骂孩子更不会体罚学生。妞妞说她们班主任遇上特别调皮的孩子,实在对付不了就让捣蛋的孩子一个人到隔壁一个空教室“冷静”一下,绝对不会发生在班级公开辱骂或者体罚孩子的行为。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孩子们因为受到了尊重和平等对待,反而孩子们自我管理都挺不错的,从未听妞妞说过他们班上的孩子有什么出格的行为。
这是美国尊重个人的教育理念所致应该也跟美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息息相关,因为仅仅孩子由于被老师责骂家长都可以投诉老师精神虐待孩子,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老师们当然得克制自己的情绪,善待孩子,以免吃官司,所以说在美国,老师也是压力蛮大的。但是对于大多数孩子而言,这样的环境是非常宽松舒适利于成长的。
另外,尊重孩子,也体现在学校学习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当中,在美国小学学校校内的任何考试任何比赛,包括期末考试或者其它学习竞赛甚至体育比赛,学校或者班级从来不排名次,只要孩子们参加就都能够得到奖励,所以所有的孩子们都非常积极参与,而且绝大多数的孩子都呈现出非常阳光自信的状态,我觉得这跟学校在尽力维护每个孩子的自尊心和个性有非常紧密的关系!
我不由得深深的反省,作为孩子的家长,我真的能做到一直尊重孩子吗?我能放下成人的架子与孩子平等相处吗?说起来容易,可是在生活中做起来的确不易。
孩子毕竟是孩子,作为一个未成年的独立个体,有他们自己的思维方式,不一定能做到跟我们想象中的完美小孩一模一样。当孩子不能达到我们的要求时,我们往往会失望甚至情绪化,苛责孩子,这其实对于孩子成长不利。相反,如果我们能有一颗平常心对待孩子,用换位思考来体会孩子的心情,耐心沟通,用引导的,循循善诱的方式而不是强加自己的观念给孩子,我们一定能够看到孩子越来越自信与勇敢!
其次,美国教育比较专注孩子的逻辑和系统性思维。从小学高年级开始就有许多作业是需要学生去图书馆查资料做适当的研究才能完成的作业。这样孩子在查资料和思考的过程中既学习了许多课本以外的知识又训练了逻辑和系统性思维能力,收获颇丰。在美国小学和初中学习还是相对比较轻松的,比较注重基础教育和体育锻炼。
不过,其实有钱人家都非常注重栽培孩子,在课余会让孩子们上各种兴趣班和辅导班,孩子们也并不比国内的孩子们轻松;只不过有一些比较贫穷的家庭,家长们忙于生计顾及不上孩子,孩子才呈放羊的天天玩的状态。
高中开始孩子们才开始真正的起跑了,功课压力变得非常巨大,因为作业大部分是开放性的研究型作业,必须查许多资料,很多孩子晚上1,2点睡都是常事;
在国内,因为应试教育的缘故,孩子们的开放性的作业并不多,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习题,而家长常常忽略了孩子思维能力的锻炼。可是其实孩子如果能够做到独立思考做到不人云亦云,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加以逻辑分析并解决问题,这样的学以致用是否更加重要呢?
其实如果家长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适当加以引导,多启发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多多思考,比如对于一个问题,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同时启发孩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纬度来思考,比如运用思维导图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又比如给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孩子自己去查资料动脑筋想问题寻找答案,这个过程中孩子一定会收获更多。
再次,美国小学教育非常注重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妞妞的平时的课堂上有很多手工制作课,而且动不动就去某个公园或者场所去做做简单的义工,比如拔拔野草,去图书馆管理管理图书等等。这对于孩子来说,是培养动手能力和接触社会的良好开端。
只会思考不能动手或者不愿动手是远远不够的,俗话说知行合一,能够真正懂得把理论运用于实践才是我们教育目的之一。而在实践中又能够把所学的知识巩固和扩充,激发孩子更大的求知欲,何乐而不为呢?
最后,美国的小学对于学生家长是非常欢迎的,互动较多,鼓励家长多陪伴及关注孩子。无论是否是学校开放日,只要你申请,就可以跟着孩子一起度过学校的美好一天,当然一般只是国际生在新入学不太适应环境的时侯陪伴一些时间。平时学校的各种活动,如果活动需要义工,家长有时间的都可以申请。
家长参与到孩子的学习生活中越多,对孩子的学习成长了解越多。同时陪伴孩子的时间越多,孩子们更能体会到家长对自己的重视和爱,利于孩子的成长。
这其实也是鼓励家长多陪伴孩子,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不是?!父母在孩子身上花越多心血,孩子越优秀!这无论是国内外都是通用的道理。嘴上说有多么爱孩子,却总是说自己有多么忙,不愿意花时间跟孩子说说话,不愿意陪孩子一起游戏,不愿意陪孩子阅读,这是真正的爱吗?
扎克伯格忙不忙?可是当他女儿出生后,却甘愿花了整整四个月时间来陪伴孩子。我相信只要你愿意花时间去陪伴孩子去了解孩子去栽培孩子,你会对孩子的教育有更加系统全面的认识,会更多的挖掘孩子的优点和潜力,让每一个孩子在他或她自己的花期开出美丽的花朵!
如果要说美国小学教育的弊端,我觉得应该是基础教育还是不足,学校的学习内容过于简单,所以美国的孩子基础应该都比不上咱们国内的孩子。据说英国都要开始学习我们国内的数学教育方法了,希望中西教育能够互相吸收所长,所有的孩子不分国籍种族都能受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