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踏莎行2

作者: 海滨公园 | 来源:发表于2023-04-24 07:32 被阅读0次
夜读:踏莎行2

张抡这首词,可说是以画入诗,诗中有画。山中秋景胜绝,无处不美,目不暇接,要有一番选择,用最典型的景物写出秋山之美,于是词人以生花妙笔写出丹枫、黄花两景。

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这是两句精美绝伦的对偶句。第一句,“丹枫”,亦称霜叶、红叶。谓枫叶经霜而红,色艳如丹,故称为“丹枫”。“万叶”,极言枫叶之多。“丹枫万叶”四字点带出层林尽染万山红遍之景。“碧云”,青白色的云气。

句尾的“边”字,是一个忽视不得的字眼。丹枫的位置、山势的高大均由此字点出。说明火红的枫叶层层叠叠,依山而上,一直铺展到碧云旁边,碧云与红叶相映,山色与青空交辉,丹枫似锦、万山如绣,景色秀美。

晚唐诗人杜牧写过一首《山行》绝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后两句也是极写枫林霜叶之美和赏爱不尽的情趣,向为脍炙人口的名句。杜牧用比喻写霜叶之红,张抡则以碧云映衬丹枫之色。各有千秋,异曲而同工。

为描述红叶之美,古代优秀的诗人竞驰才思,极尽形容之妙。杨万里曾赋一绝,题为《秋山》,诗云:“乌臼平生老染工,错将铁皂作猩红。小枫一夜偷天酒,却倩孤松掩醉容。”以浪漫的笔调,拟人化的手法,十分风趣地写出了小枫醉容可掬的形象。

再接着品读张抡的词,“黄花”,即黄菊,以其色泽金黄,故称之为“黄花”。“千点”,是远而望之,言其小而多,也表现其点缀分布之广。“幽岩”,清幽寂静的山岩。有岩而幽,说明草木丰茂,一片青绿。“下”字,点出金菊的位置,在山岩深幽之处。无数的菊花,点点洒洒,如散金碎黄,镶嵌在万绿丛中,显得分外明丽耀眼,描绘出岩壑含翠、金英秀发的清幽景色。

相关文章

  • 夜读:踏莎行2

    灯下夜读欧阳修的这首为人们所称道的名篇《踏莎行•候馆残梅》,抒发早春南方行旅的离愁。想起他的五言律诗《早春南征寄洛...

  • 夜读:踏莎行2

    桃源无觅,又谪居远离家乡的郴州这个湘南小城的客舍里,本自容易滋生思乡之情,更何况不是宦游他乡,而是天涯沦落啊。“可...

  • 踏莎行. 夜读

    策马昆仑, 寄情沧海, 故园青史驰千载。 奋蹄声碎雨花狂, 云横苍岭今何在? 李杜辞章, 徐庾流派, 空前绝后扬光...

  • 夜读:踏莎行1

    重温经典,灯下夜读欧阳修深婉词风的代表作《踏莎行•候馆梅残》。这首词抒写早春离情相思之情,词的上片写游子行客在旅途...

  • 夜读:踏莎行3

    化虚为实,巧于设喻,是本篇重要的艺术手段。“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便是这种写法。“愁”是一种无形无影的...

  • 夜读:踏莎行4

    夜深人静,反复品赏玩味秦观的《踏莎行•郴州旅舍》。词的开篇“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觅处”三句因情而设景,渲...

  • 夜读:踏莎行3

    还记得初读秦观的《踏莎行•郴州旅舍》,还是意气风发的青春时代,是那本泛黄的卷了毛边、缺了封面和底页的上海古籍出版社...

  • 夜读:踏莎行1

    从二〇二二年走向二〇二三年,临近跨年时刻,夜读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云雾迷蒙,楼台依稀难辨;月色朦胧,渡口也隐...

  • 词牌介绍『踏莎行』

    踏莎行,词牌名,又名“踏雪行”“踏云行”“柳长春”“惜余春”“转调踏莎行”等。以晏殊《踏莎行·细草愁烟》为正体,双...

  • 词牌介绍『踏莎行』

    踏莎行,词牌名,又名“踏雪行”“踏云行”“柳长春”“惜余春”“转调踏莎行”等。以晏殊《踏莎行·细草愁烟》为正体,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夜读:踏莎行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fzy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