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踏莎行2

作者: 海滨公园 | 来源:发表于2022-12-08 12:56 被阅读0次
夜读:踏莎行2

灯下夜读欧阳修的这首为人们所称道的名篇《踏莎行•候馆残梅》,抒发早春南方行旅的离愁。想起他的五言律诗《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楚色穷千里,行人何苦赊。芳林逢旅雁,候馆噪山鸦。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东风一樽酒,新岁独思家。这首律同样抒发春日南方旅途思家之情。

夜读:踏莎行2

虽然同属一类题材,但是,无论是构思还是意境,这首五律与这首词都有所区别:诗的构思疏,词的构思密;诗的意境浅,词的意境深。至于艺术表现,更是迥然不同:诗的表现直,词的表现曲。诗直写耳目见闻,直抒旅思怀抱,多用赋法;而词则虚实相生,委曲尽情,赋比兴交相为用。其效果是,诗以景胜,词以情胜。

这首词在艺术表现上有诸多值得反复琢磨和品味之处。词的上片写行人在旅途上的离愁,下片写想象中家室的离愁,两地相思,一种情怀,全篇表现南方行旅的离愁,主要运用了以下四种艺术手法:

以乐写愁,托物兴怀。这种手法运用得很巧妙。词的上片展现了这样的镜头:一位孤独的行人,骑着马儿,离开了候馆(旅舍),望着已经凋落的梅花,走过溪上的小桥,拂掠那岸边的柳丝,迎着东风,踏向那散发着芳香的草地。

在这幅画面里,残梅、细柳和薰草,这些春天里的典型景物,点缀着候馆、溪桥和征途,表现了南方初春融和的气氛。这美妙的春景,这和煦的春风,引诱着多少人携眷踏青游春来欣赏!马克思说:“焦虑不堪的穷人甚至对最美的景色也没有感觉”(《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第一卷》)。

这“良辰美景”,对于满怀离愁的行人来说,却如同虚设;不仅成了虚设,而且因为远游他乡,不能偕同家室饱览春光,甚至于要引起怅帐的离情别绪。王夫之《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这首词以春景写行旅,以乐景写离愁,从而得到烦恼倍增的效果。

寓虚,富于联想,也是这首词的一个艺术特点。梅、柳、草,实景虚用,虚实结合,不仅表现了春天的美好景色,而且寄寓了行人的离情别绪。在古典诗词中,梅、柳、草就经常与离思相关合。

据《荆州记》记载,陆凯曾自江南寄一枝梅花给长安的友人范晔,并赠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其后折梅寄远以托离思,在诗词中便屡见不鲜。候馆的残梅,自然也容易使人联想到赠别;既是残梅,却连折梅寄远也不能如愿,惜别之情更是可以默会了。柳也关合别意。

北朝乐府有《折杨柳枝》,或说“柳”与“留”谐音,有表示留念之意。到了唐代,霸桥折柳赠别更成为一种风俗。传为李白所作的《忆秦娥》词“年年柳色,霸陵伤别”,即指其事。这里所写行人看到溪桥细柳,自然会回想起临别折柳之类的事,这就不能不更增添一段离愁了。

自从《楚辞·招隐》“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将春草与离思联系起来以后,诗人便多以春草表现离情别绪。江淹《别赋》“闺中风暖,陌上草薰”,芳草便牵动着离愁别恨。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又是一例。

作者另有《虞美人》“艳阳刚爱挫愁人,故生芳草碧连云,怨王孙”;《少年游·草》“阑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若愁人”;《洞仙歌令》“楼前乱草,是离人方寸”,也都是直接以春草表现离愁。无论是此前的诗人,或者是作者本人,都经常以梅、柳、草关合离思,因此,我们有足够的根据认为,作者在这首词里所描写的残梅、细柳、薰草,虽然没有直接指明三者与离愁的关系,但却暗用了故实,寄寓了离愁。

这三者的妙用,不止于渲染环境,烘托气氛,还可以引起人们对于离别的种种联想,触发离愁别恨。这三种景物,甚至可以使人联想到所思念的人儿的形象:草绿的罗裙(如牛希济“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柳细的眉黛、花好的容貌,正如作者在《长相思》一词中所说的“花似伊,柳似伊,花柳青春人别离,低头双泪垂”。作者拈出梅、柳、草,实中寓虚,从各个角度表现离愁,的确非常耐人寻味,有无穷的韵外之致。

相关文章

  • 夜读:踏莎行2

    灯下夜读欧阳修的这首为人们所称道的名篇《踏莎行•候馆残梅》,抒发早春南方行旅的离愁。想起他的五言律诗《早春南征寄洛...

  • 夜读:踏莎行2

    桃源无觅,又谪居远离家乡的郴州这个湘南小城的客舍里,本自容易滋生思乡之情,更何况不是宦游他乡,而是天涯沦落啊。“可...

  • 踏莎行. 夜读

    策马昆仑, 寄情沧海, 故园青史驰千载。 奋蹄声碎雨花狂, 云横苍岭今何在? 李杜辞章, 徐庾流派, 空前绝后扬光...

  • 夜读:踏莎行1

    重温经典,灯下夜读欧阳修深婉词风的代表作《踏莎行•候馆梅残》。这首词抒写早春离情相思之情,词的上片写游子行客在旅途...

  • 夜读:踏莎行3

    化虚为实,巧于设喻,是本篇重要的艺术手段。“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便是这种写法。“愁”是一种无形无影的...

  • 夜读:踏莎行4

    夜深人静,反复品赏玩味秦观的《踏莎行•郴州旅舍》。词的开篇“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觅处”三句因情而设景,渲...

  • 夜读:踏莎行3

    还记得初读秦观的《踏莎行•郴州旅舍》,还是意气风发的青春时代,是那本泛黄的卷了毛边、缺了封面和底页的上海古籍出版社...

  • 夜读:踏莎行1

    从二〇二二年走向二〇二三年,临近跨年时刻,夜读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云雾迷蒙,楼台依稀难辨;月色朦胧,渡口也隐...

  • 词牌介绍『踏莎行』

    踏莎行,词牌名,又名“踏雪行”“踏云行”“柳长春”“惜余春”“转调踏莎行”等。以晏殊《踏莎行·细草愁烟》为正体,双...

  • 词牌介绍『踏莎行』

    踏莎行,词牌名,又名“踏雪行”“踏云行”“柳长春”“惜余春”“转调踏莎行”等。以晏殊《踏莎行·细草愁烟》为正体,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夜读:踏莎行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pxgx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