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现两个孩子相处的并不是太融洽。
因为放暑假,上幼儿园的弟弟回了老家,周末就把孩子接了回来陪他。
可是两个孩子在一起的时候,老大时不时的具有侵略性,老二由于年龄小,显得有点儿胆怯,惧怕。
特别是上个星期,孩子在家里待了两个小时之后,急切的想要回老家,说明弟弟已经在逃避与哥哥的相处。
看到这个情况之后,我就反思,是不是我的养育方式出现了问题。
传统的养育观念是特别迷信公平。公平的对待两个孩子,才不觉得亏欠他们。
包括婆婆的养育方式也是这样。一直对我说,两个孩子他都是公平对待。上学的时候,一人住一间屋,一人有一个书桌。
包括当时给他们配备生活用品的时候也是这样,给哥哥买了风扇,给弟弟也要买一台。买复读机的时候也是这样。
但是同样在这种环境下养大的弟兄俩,人生的成长方向是不一样的。两个人还是做了各自喜欢的事情。
在我们家有二孩的时候,我也是遵循着弟兄俩绝对公平的养育方式。吃的,穿的,用的全部都是同时各备一份。
包括朋友给送的罐头,我都是分给一人一份儿,自己不偏不向,对孩子来说是公平的。
可是结果却让我没有想到,老大吃了自己的一份之后,与弟弟商量,把弟弟的也吃了一大半,弟弟心甘情愿的让哥哥吃。
从这几个事件之后,我发现两个孩子还是需要差别化养育,也就是通常说的按需养育。
第一点,感情上投入不同。目前来说,与两个孩子的感情需求不同。弟弟的感情需求肯定要强烈一点,毕竟爷爷奶奶带大,更加需要我们的感情投入多一点。
哥哥从小在自己身边长大,从感情需求来说,他从来没觉得父母离开过他。弟弟相较于哥哥来说,我们陪伴他的时间少一点,这是我们从今之后应该努力弥补的。
弟弟三岁以前我们对他的陪伴已经缺失了两年,自从孩子上幼儿园之后,开始慢慢步入正轨,但是有些坏习惯还是需要慢慢纠正。
第二点,用的方面按需购买。老大现在对玩具的需求不是那么大,对看书的需求比较大。
但是弟弟比较小,比较喜欢玩具,经常想要买玩具。
以前觉得两个人带出去同时买玩具,比较公平。现在,给老大买他需要的书,给老二买些他喜欢的玩具。这样两个人的需求都达到了,可能他们的内心就不会有什么缺憾。
第三点,孩子两个人的关系维系。错误的养育方式产生了兄弟两人的隔阂,哥哥觉得自己的东西被人分了,弟弟觉得自己不受重视,对父母有看法。
仔细想想,造成二人不亲密的主要原因还在于做父母的没有处理好中间的关系。
着力点应该放在让哥哥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从父母那里得来的力量,同时去爱自己的弟弟。让兄弟两人充分的相处,有些关系,他们自己就会处理的很好,关键是父母要把握好尺度。
按需养育,让孩子们都沉浸在父母之爱的关怀当中,才是养育两个孩子最好的态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