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式唠嗑体2019-87
带娃去上课,俺自己背了一个比平时只重不轻的包——对,把俺的针线包给带上了。拿“咬牙”买的阵线,用最简单的办法给自己缝了一个纸巾包——幸福感立马爆棚。
摸在手里,都感觉无比幸福。不过,也因为这些外包装,俺的书包无形中重了不少。每一次,我都安慰自己说,“没事,练练体力,习惯就好。”
果真习惯了。
就像写作。虽然不是今年定的小目标之一,不过,目前为止,只有一天因故没能当天更文,其他的时间,都做到了日更。
虽然去年开始一直在给老铁们写碎碎念,但是从专属到公开,要做到日更,有很多放弃的理由:
晚回、太累、生病、陪娃、没心情……
在一次次提醒自己“先做到再说”中走了下来。
如今,不写点儿啥,反倒赶脚缺了什么。我知道,这不仅是在为愿意花时间看文的读者们写,更是,为了自己而完成——很惭愧,目前不敢声称是“完美”。
晚上跟盆友吃完饭,看到一位不是朋友圈内的人通过自己的链接买了混沌大学的学籍。一问,原来是一位老铁让自己的爱人退了原来买的,专门通过俺的链接下单。
还有老铁说,“牛牛姐,通过你的二维码续费了研习社,这样你可以多得一千研值,不用谢,哈哈。”
如果你需要,下面是海报,31日24点前下单只需1198元就可以买一送一。你不会后悔哒。

瞬间觉得很感动。不是因为通过我的邀请海报购买,彼此会有1000研值奖励,而是,为了这份愿意交付的信任。
带牛牛上课的路上,给他带了一本《肚脐眼儿都是漫画》,我自己倒是看得挺嗨的。
一路上,花式撩牛牛,这家话问:“妈妈,你今天说的话为什么听起来好像挺普通,可我就是想笑呢?”
——“因为有梗儿呀,我的娃😂”,我暗自笑。
前两天看混子哥和菠萝在上海的互动回顾《科普和搞笑,我们都是认真的》,菠萝对混子哥进行了深度采访。混子哥分享了一句:
“其实病人和病人之间讨论病情效率是最高的。”
菠萝理解为“学渣带领学渣去进行学习,这样是最高效的。”简直一语中的。
因为,学霸不懂学渣的苦。
在他们眼里,这个东西就应该是这个样子,你肿么就不明白咧?
问题是,心是学霸身为学渣的俺萌,真的,不懂……
记得去年跟朋友聊过写作该分享哪方面的内容,梳理过后,俺俩觉得学渣进阶学霸过程中的方法论——也就是能显著提升学习效率的分享,会帮助很多人受益。
别人不说,我自己就从很多牛人的经验中get到了不少能够用的东西。
比方说,大师张五常的“偷思法”,比如说,张首晟教授每次上飞机前会下载一个全新领域的课程来学,下飞机就会对该领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信息多了,对在信息洪流中挣扎的我们,所需的筛选能力和总结提炼能力,会有更高的要求。
还好,这玩意儿可以刻意练习。
你可以去翻翻《最重要的事情说3点》,其实这本书看不看都一样,书名已经说明了一切。每件事情,无论复杂简单,总结归纳为3点,分享给别人。
时间长了,你的归纳总结能力,自然就提升了。
这不仅对于书,对公众号文章,对专栏内容,都同样适用。如果能够找到那些习惯于在分享完了以后,自行总结的公众号,简直不要太美——立马就能收获富兰克林在模仿《旁观者》写文时候的及时反馈呀。
你可以对比自己和作者本人的总结,差距在哪里。我有一段时间,就会刻意去总结曹大的公众号文章(ID:caoz的梦呓)。
你还可以每次听完分享,总结3条对身边朋友有用的信息在朋友圈分享出来,只要持续向大家传递价值,大家相信你的推荐和人品,你推荐啥,对方只要有需要,不找你,找谁?
《有限与无限的游戏》中提到,“我既是自己过去的产物,也是自己过去的转化。”
很多东西,都在平时积累。原来没有做过也没关系,从今天开始,也不晚。
要获得信任很简单:
真实
长久交付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