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第三章提到了用任务清单、计划等来消除心猿,从而避免意志力的消耗。
下面展开讲几个我有所思考的点。
本杰明富兰克林美德清单的例子
他撰写了节制、缄默、决心等12个美德。通过打卡的方式来记录。他每周只会着重关注一个美德,一般关注其它美德,跟我现在每天做事情的方式类似,最关注写文章,其它事情一般关注。现在多了余力可以关注睡眠相关的两件事。
最终富兰克林还是没能实现所有美德,因为其中有些美德是冲突的,比如勤勉和节俭,节俭就要亲手补衣做饭,就会减少花时间在工作上,违反了勤勉。
目标清晰且互不冲突的人,往往会采取行动、取得进展。
但是他仍然认为,不论如何,做了一定比没做强。
月计划比日计划表现更好
因为日计划制定比较耗时,且缺乏灵活性,如果哪次落后于计划士气就会大受打击。
但是从我的经验来看,日计划制定并不算耗时,除非要思考完整的实现方案。
怎么样才算灵活,根据今天遇到的事情随机调整?那不就是随波逐流了。所以一定要有一些从大目标倒推的日计划,才能朝着目标走。
计划的确是需要有一些灵活性,可以留一些冗余,而不是完全任由外界摆布。
总得来说这个结论对我来说就是bullshit,纯理论派。
当做了计划,而无需完成任务,就可以消除心猿
对我我而言,甚至不需要做具体到下一步行动的计划就可以消除心猿。
比如这周我知道了工作上要做哪些事情,我大概梳理了哪一天要做什么,要做多久,心猿就消失了。
不过可以试试,如果任务具体到下一步,会发生什么。
[day 25]
用时:20min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