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知汉家三分鼎,犹竭人谋六出师。
这是勉县武候祠的一副楹联。
能知天下三分,却不能知六出无功。智耶愚耶?
知天下势是旁观,知六出胜负则需度己。可见观天下事易,而自知难。
抑或明知伐而无功,只为尽忠谋事,尤鞠躬尽瘁,知难而上?
站在礼县祁山堡的了望台-----这个诸葛亮当年认为最稳妥的战略路线的桥头堡,远望十天高速车流如矢,脚下西汉水向无语东流,不觉怆然。
当年诸葛亮带领蜀国数万人马从成都出发,经汉中,略阳,越秦巴山地,涉西汉水,一路苦战,到达祁山堡,再绕过大秦岭的阻隔,进入渭水流域。
这是何等的高瞻远瞩。他的地理得考多少分,才能作出这样卓越的筹划!
从卫星地图上看,祁山道几乎就是万山环绕间的一条“宽谷”。
从汉中盆地出发,循西汉水而上,地形相对平坦。又有西汉水水运之便可运粮草辎重。今天的十天高速,也沿这条线布局。足见诸葛亮当年的眼光。
到了礼县祁山,就绕过秦岭出了山区,占领天水,兵临渭水,直抵长安。
可以说完美之极。
祁山堡,就是走出大巴山米仓山山区的门户。占领这里,就有了进退的余地。
另一条捷径,是魏延极力主张的子午道。
从子午谷入山,经宁陕、洋县抵达汉中,翻越秦岭,出谷即直抵长安。
一旦拿下长安,则可控制关中平原。
此道顺子午线延伸,故称子午道。路程仅少于傥骆道。
但是崎岖陡峭,天堑重重。魏兵阻击有天然的地利优势。
如此天险,曹魏岂能无重兵把守!要从这里穿越秦岭,几无胜算。
篱兄诗曰:子午奇兵诚诡道,祁山远道亦堪疑。这是有一定见识的。
所以诸葛亮的祁山路线,在战略上几乎是无可指责的。
虽然绕了一个大圈,但是避免了与曹魏主力部队的正面冲突。稳扎稳打,进退有度,逐步推进,掌握了主动权。
不过这仗打的并不成功。结果大家都知道。
跑上千公里去惹对方,最远只到达陈仓,今天宝鸡市金台区,连曹魏的大门口都没看到。
人马辎重,翻山越岭,又是以弱犯强。
到底是心强不如命强。硬是让司马懿硬熬死了。
公元234年,诸葛亮死。蜀国继续存国29年。
但这不是战略的问题。
北伐失败,究其原因:
1.以弱犯强 ,兵家大忌;2.战线太长,国力不抵;
3.驾空刘禅,君臣不和;(诸葛亮称相父,驾空刘禅,只任用先主老臣,朝中多有怼怨) 4.诸葛亮独断懿行,独立支撑。
这一宏伟的蓝图尽管十分美好,却缺乏足够的践行力。
建兴231年秋,诸葛亮立于祁山堡,眼前是一望无余的平畴和滚滚东去的西汉水,秋风飒爽,洪波涌起。
他心里想些什么?
踌躇满志?还是心力交瘁?
更多的怕是后者吧。
持续过度的操劳,身边无人分担,身后无有强援。纵有通天之力,天时地利,人不和。如之奈何?
在武候祠的牌坊下与篱兄、星弟重温了一遍出师表碑文: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用心何其良苦!
千叮咛万嘱咐,苦口婆心,呕心沥血。
但这份心血,后主刘禅又何曾领会?所举之事,后主刘禅又何曾力主?
挟天子意而举国北伐,又何尝不是穷兵黩武!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这蓝图便成了诸葛亮的一厢情愿。
慧及必伤。
终究积劳成疾,卒于秋风!
一个人苦心孤旨,何苦来哉!
此时此地读《出师表》,更多的是惋惜和同情。
托孤之臣,这个王冠之重,在《出师表》的字里行间满满都是。
一个人太聪明,必然会承担过多的责任。承担过多,你所替他分担的人,就会以为理所当然,习以为常,慢慢就成了依赖。事非亲躬不能尽善不能放心。累死人不是假的。
难道所有的折腾,只为实现先主遗愿?
诸葛亮,你也真是秀逗了。
祁山堡大门前有一副楹联:
隆中一对鼎足三分天下事了如指掌,
前后二表祁山六出老臣心惊泣鬼神。
这对联没毛病。却只是炫耀了作者高超的文字概括能力。千篇一律,无甚新意。
许多关于诸葛亮的诗文都是这番套路,皆以隆中一对,出师二表,料知三分,祁山六出,名成八阵,盛赞其功德。
然而-----
却不知他的自负和偏执。
两表酬三顾,祁山六出师。什么意思?
说穿了,就是一种被绑架的空想!为报先帝“三顾”知遇之恩,硬是脱离实际六次北代。两篇出师表,除过暴露出诸葛亮的孤独无助、对牛弹琴还有什么?
祁山战略,最终只是一个完美而无法实现的空想。
尽管设计了一个十分完美的计划,但是没有一个良好的合作团队和充足的践行力,结果只能是英雄惆怅,仰天长叹。
所以阿里巴巴教父马云说,孙正义跟我有同一个观点,一个方案是一流的Idea加三流的实施;另外一个方案是,一流的实施加三流的Idea,哪个好?我们俩同时选择一流的实施,三流的Idea。
诸葛亮选择的是第一个方案,一流的Idea,三流的实施。
一个宏伟的蓝图最终沦为空想主义,不能不令人扼腕深思。(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