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852462/6468178d8c7567f4.jpg)
文 | 潘俊宏
经常有同事问我:“周末不上班,你都去哪里玩?”我答:“我比较宅,很少出去玩,周末除了做点家务,大部分时间都在看书。”
同事投来羡慕和惊奇的目光,并夸赞道:“哎呀,你还看书呀!不错不错!喜欢看书是个好习惯,多学习嘛!”
其实,在回答我喜欢看书的时候,我的脸颊顿觉有些发烫,内心无比的惭愧,仿佛自己在说谎。
我一直尊崇,读书是成本最低的投资,是门槛最低的高贵,是汲取知识,自我成长的有效途径。
酷爱读书的我,时常思考和感慨:“为什么读了很多年的书,自己并不比身边人优秀,依然还是没进步,还是老样子?是读书无用吗?还是读书的方法不对?还是我自身出了问题?”
经过反复的深思和检讨,我坚定的认为,读书是有用的,是自己的读书方法和态度出了问题,所以才会有,“读了很多书,依然没长进,还是老样子。”
一、 无效的努力,假装的勤奋感动自己。
花了大量时间用在阅读上,读了很多年的书,感动天,感动地,最终也感动了自己。
古人的“学富五车”,也不及现代人几十本书的知识量。然而,现代人书读的很多,智慧却不见增长,这是为何呢?恐怕,这是每个爱读书的人应重视的问题。
阅读到底有没有用?正确的回答是,对于有的人,有用;对于有的人,没有用。
一个善于学习的人,能在经验教训中提炼知识和智慧。一个聪明的人,在看到“超速危险,十次事故九次快”、“宁停三分,不抢一秒”这样的标语时,会有意识的把控好油门,会握紧手中的方向盘。
而对于,看了标语等于没看见的人,没有安全意识,想怎么开就怎么开的人,阅读是没有用的。
二、 不成体系,无用的知识占据大脑。
易中天教授曾说过一个事儿,某天他坐出租车,那司机特能聊,还懂好多易老不懂的知识。
司机知道某歌星的三围、星座、眉长毛短、生辰八字等种种知识,可这些对一个出租车司机又有什么用?
易老说:这都是无用的知识。你又不是歌星的老婆,用得着知道他的三围、星座、生辰八字吗?
学了很多无效知识,花费时间精力,占据了认知,拖累了大脑空间,却又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纯粹是浪费生命。
三、 缺乏真正的有效思考。
“龟兔赛跑”的故事,很多人都听过,跑的很慢的乌龟赢了骄傲自满的兔子。现实中,这种情况不大可能出现。
乌龟想赢过兔子,不是没可能,可以换一种环境,到水里去游,乌龟一定能赢。
一个人的精力、时间有限,想读的书,想学的东西却是无限的。业有所长,术有专攻,读也要专注。
什么领域的书都看一点,什么都只是泛泛的知道一点,就好比飞机的发动机、拖拉机的轮胎、跑车的方向盘、看似都有用,放在一起却是什么用都没有。
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什么都懂一点,什么都不精通,最后导致什么都做不好。
静心地去思考,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找到自己喜欢又擅长的方面,去精进,去坚持,努力打磨出一技之长,当这项优势足够熟练、专业、足够强大时,想要的东西就会出现。
四、懂得很多,做的很少,坚持不久。
这个世界上,懂得并能讲出很多大道理的人,实在太多了。
很多人的问题就是,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醒来走原路。不愿尝试,不敢尝试,不能坚持,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蹉跎中度过,蓦然有一天惊醒,又发现来不及没机会一切都晚了,最后把一切种种的失败归结于命运。
人生,不一定要懂得太多太多的大道理,知识也不一定是越多越好。读书,应以实践应用为最高标准,一切不以实用为目的的读书,都是在虚度光阴,浪费生命。
读书,犹如磨刀,不是在磨刀石上磨出什么花样来,而是为了把宝刀磨的更锋利,用以砍断人生中的乱麻。
网友评论
这是真知灼见呀🖊🖊🖊👍👍👍🙏🙏🙏🌸🌸🌸🍀🍀🍀🍻🍻🍻
谦谦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