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算是基本上过完了,因为从今天开始,无论愿不愿意,该上班的都要上班了。我起得不算早,但也不晚,简单煎了一点饼吃,便带着儿子去了书店。其实从前天(正月初五)开始,我就已经开门营业了,不过只是上午和下午各开一段时间,中午锁了店门去吃喝,晚上也是早早打烊,继续去吃喝。有个同学几次想来书店淘书,都未能如愿,我觉得挺对不住她的,那个点我正好都不在。想着别人在寻觅精神食粮的时候,我却在酒肉穿肠,这让我惭愧不已。
前两日的天气都不好,下着雪砂子,又冷,路上少有行人,不过还是有几位老主顾来店里买书了。有一位学生朋友不光是买了书,还送了几张她自制的书签给我,简单的涂抹中透着才气,给了我新年里一抹温暖的色彩。我把最近刚看完的一本家藏之书也借给她了,因为对于那本书她似乎有着浓厚的兴趣,而我觉得那也是一本适合她读的书。不过借书与人,我的心里总会充满忐忑,作为一个对书特别有洁癖的人,我怕书还回来的时候饱经风霜甚至面目全非,那是我绝对无法忍受的。我开诚布公把我的担心和她说了,她说放心好了,她也是爱书之人,也有过借书给人的痛苦。即是如此,自然就不用多说了。当我和内子谈及此事的时候,内子说:“把书借给真正需要它的人,那才是发挥了你藏书的更大价值,你看看多少藏书大家,故去之后那些书还不都是捐掉了?新点旧点又能怎么样呢?所以不必过于执着嘛!”我必须承认,内子这话说得没错,境界也比我开阔,但起码目前我还做不到如此豁达,对于那些多年来收集起来的宝贝,我无法接受它们受到丝毫的损坏。我不是不愿借书与人,只是不愿借给不爱书的人罢了。有一种人我特别欣赏,他们在借了别人的藏书后,会包上书皮再看,比爱护自己的书还小心,真是尤其难得。
对书有洁癖的人其实挺麻烦的。比如我曾办过图书馆的借书证,但是借了一次以后,我就再没用过。那些从图书馆借来的书,说句实话,拿在手里总觉得不自在,辗转于多人之手,早已是书香尽失,一副脏兮兮的模样,内容再好,都失去了阅读的欲望。所以要看书,我都是自己买,基本上也难得去借一本别人的书。说起来这似乎特矫情,但是没有办法,就像很多女子不化妆是绝不愿意出门一样,都缘于一种对完美的追求心态吧!
在过去经济落后,物资匮乏的年代,想看书的确不是件特别容易的事,能弄到一本残破不堪的读物都会是惊喜。那时候人对书的渴望也比较强,不像现在,图书不计其数,反而大家都不怎么去读了。其实相对于国外,国内出版物的价格还是比较便宜的,一包烟,一瓶酒的价格往往数倍于一本书,然而大多数国人在烟酒消费上的豪迈和在图书消费上的矜持可谓判若天渊。这个春节,不知道有多少烟酒在人间蒸发,而又有多少人的家里会添上几本新书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