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儿童节这一天,我终于收到从北京寄来渴慕已久的一本抒情诗集,我如获至宝般,放下手中的工作,迫不及待地打开这本精美诗集,聚精会神地看了起来。
这本诗集,是蔡方华先生,将自己近三年发表的时事评论分割线下方有感而发的抒情诗句,收录编辑在一起的。该诗集让人看了,对现代诗有一番全新的感受和认识。
为了不孤芳独赏,特将此诗集推荐给简友们,建议喜欢写现代诗的简友去关注和欣赏。
不过,在推荐这本抒情诗集之前,还是让我们了解一下作者蔡方华先生的简历吧。
蔡方华
男,笔名橡子,著名的“教授县”湖北蕲春县青石镇(国学大师黄侃故里)柳畈村人,1968年出生,1990年毕业于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
1991年前后写作长诗《黄山》。后被加拿大总督文学奖得主、著名诗人Tim.Lilburn翻译成英文,并介绍到加拿大。1994年出版诗集《致命的独唱》。其中,部分作品被翻译成日文。
1998年,为庆祝母校百年校庆,由其领衔编著回忆录《北大往事》。
1999年出版长篇小说《脆弱》。
2000年前后,为迎接千禧年,曾两次前往英国,采访闻名于世的理论物理学家霍金,并游历苏格兰等地。写作组诗《英国篇章》。
2001年出版散文集《王菲为什么不爱我》。
2002年出版长篇小说《水果》。
此外,在报纸杂志上发表大量文化批评文字。另,有十多万字抒情散文和小说散见于网络。
从2000年开始担任《北京青年报》专职评论员,期间撰写了百余万字时政评论文章。
蔡方华先生为了满足读者强烈的学习现代诗写作愿望,现已将该诗集交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面向全国公开发行。
在现代诗歌的田地里,抒情诗几乎不见踪影。为了现代诗再度兴起,给诗歌注入强大的生命力,将抒情诗的种子撒遍全国各地,使其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作者别出心裁,在众筹网上作了一次尝试,并写了一篇文字优美的自荐文章。若是简友喜欢可以点击查看蔡方华老师自荐文。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本抒情诗集小册子印制非常精美,银色丝绸的封面上印着比较长的书名《我看到浪花如此朴素,辜负了花的美名》,这银色的书名印在同色的丝绸上,显得是那样的耀眼、素雅,给人一种心如静水般感觉。
向您推荐一本红遍网络的抒情诗集诗集的扉页上,有一行文字:抒情的种子永远都不会死,它只是等待机会发芽。这句意境深远的话,给我留下清晰而又深刻的印象。最令人兴奋的是,在其下面,还有作者的亲笔签名。诗集的前后面,还配有作者女儿蔡问桐的绘画插图,这些插图是用蜡笔、水粉笔画的,虽然画得稚嫩,但洋溢着童趣,加上作者为插图配上诗意的解释,更显得饶有情趣。诗集的尾页富有哲理的一句话:在所有辉煌的叙事背后,只有小的事物,才真正值得热爱、值得珍惜。简直是点睛之笔,让我们明白读这册抒情诗集的真正意义,就在这里。
向您推荐一本红遍网络的抒情诗集这册抒情诗集的正文由五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作者的自序《我看到浪花如此朴素,辜负了花的美名》。这个接近万字的长篇自序,作者将关闭多年的心门悄悄打开,一览无余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我们可以从这扇敞开的心门,窥视到作者早年从事诗歌创作的一段一言难尽的心路历程,并由此也明白了这本诗集,是作者煞费苦心,用别拘一格的富有诗意和哲理的句子,来给这本诗集命名的。
第二部分,是诗集的第一辑,《我没有见过不能变好的事物》,由32首小诗(其中有几首散文诗)组成。
第三部分,是诗集的第二辑,《原谅大地》,由37首小诗组成。
第四部分,是诗集的第三辑,《瞬间激荡》,由39首小诗组成。
第五部分,是诗集的第四辑,黄山(抒情长诗)
我之所以在此,郑重向简友们推荐该抒情诗集,是因为我和作者同是蕲春人,虽然,至今未曾谋面,但似神交已久。再者,我发现,简书中喜爱写诗的作者特别多,只是所写的诗,往往平铺直叙,给人寡淡如水感觉,那种简洁、流畅、委婉、隽永的抒情诗却寥寥。这不得不说,是中国现代诗发展的遗憾。
为了提高我们的现代文化素养,拓宽我们写现代诗的思维和视野,我觉得推荐此诗集,显得尤为必要,爱好诗作的你,认为呢?
窥一斑,以见全貌,我还是摘录一首诗如下:
鱼筐
红色预警之后,
我戴上了口罩。
虽然是第一次戴口罩,
但既不痛,也不惊慌。
你睡了,你的梦很蓝。
你醒了,你的海很蓝。
我独自守着红色,
像守着鱼筐的野猫。
我的一切都在筐里,
我的筐里一无所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