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创网:从用户感情上,人们总希望任何行业里参赛选手都充分竞争,从而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更优惠的价格。但从商业逻辑上,得资本青睐者得天下,赢家通吃后定定心心赚钱才是最现实的情况。所以未来一段时间,共享单车二三阵营的死亡和并购还将变得更加残忍和迅速。而一线阵营的两位巨头ofo和摩拜也未必就多舒坦,最终在资本推动下的媾和结局,不会太远。
10月24日晚间,永安行官网发布公告,永安行参股公司江苏永安行低碳科技有限公司(单车品牌:永安行),与上海钧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单车品牌:Hello Bike)签署了协议,约定低碳科技受让上海钧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未来低碳科技与钧正科技双方业务将进行合并。
小创这里简要介绍一下两家公司,首先是永安行:
永安行是一家公司总部设立于江苏常州市的公共自行车企业,注意,小创这里说的是“公共自行车”,而非“共享单车”。因为相较于ofo和摩拜等现在共享单车的主流品牌,永安行起步要早很多。但是永安行的模式是,和地方政府合作,然后在当地建设如上图所示的有桩式自行车。和共享单车相比,其最大的特点是借车和还车必须到有指定停车桩,与共享单车最大特征“随借随停”理念截然不同。其最大优势,就是方便管理,不会为市政部门工作人员增加工作量。对于不少地方政府而言,永安行是不错的提升城市形象和民生工程的政绩项目。
后来共享单车席卷全国之后,永安行也推出和投放了一批无桩式的单车,不过由于投放城市量和单车量都不太大,所以并没有在市场上引起太大的波澜,永安行无桩式单车样式如下:
2017年8月17日,永安行总公司常州永安公共自行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在A股主板挂牌上市。常州市市委书记费高云和永安公司董事长孙继胜一同出席上市仪式。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下哈罗单车的基本情况(单车图片如上):
2016年11月,共享单车Hellobike宣布完成A轮融资,金额暂未披露,投资机构包括GGV,另据Hellobike创始人杨磊透露后期会引入其他投资机构。此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投入研发和造车。
2016年12月6日,无桩智能共享单车品牌Hellobike在厦门集美进行低调的试运营,12月12日,Hellobike正式宣布进驻厦门,已经投放超过40个停靠点,计划在整个厦门投放五万辆“小白车”,让厦门的旅行+单车成为一道新的风景。
2017年1月12日消息,共享单车平台Hellobike哈罗单车宣布完成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GGV纪源资本领投,磐谷创投跟投,投资金额暂未披露。
2017年3月11日,武汉首批5万辆哈罗单车“小白”亮相街头,武汉街头又新添一抹色彩。
2017年3月13日,南昌首批哈罗单车“小白”亮相街头,南昌街头又新添一抹色彩。
2017年4月12日,国内领先的共享单车Hellobike宣布正式进入天津。
2017年7月22日,以“共享冰城,美好出行”为主题的Hellobike小白共享单车入驻哈尔滨启动仪式举行,上百名骑手将150辆小白单车分三路骑走,至此哈尔滨市成为东北地区首个引入该项目的城市。
2017年10月24日,永安行宣布并购哈罗单车,距离哈罗单车完成A轮融资和试运营上线,还不足一年时间。
目前市面上存在的共享单车品牌,总量已达数十家众多。但是从投放城市、单车数量、用户总量、使用频率等数据反馈来看,ofo和摩拜两家已经形成了该行业的双巨头垄断,其他数十家参赛选手,未来能够想象的道路无非两条:一是宣告失败,如之前的悟空单车、3V Bike;二是被并购,如酷骑单车(据传被四川某集团10亿元收购)、哈罗单车。
当然,类似哈罗单车这样的二线单车品牌之所以最后能够以被并购的形式得以“善终”,而类似悟空单车这样的单车品牌就只能是“横死”,其背后的原因依旧还是资本的运作。相比哈罗单车背后的资本阵营,悟空单车和3V Bike从始至终都未能融资成功(3V Bike对外公布的千万天使轮融资,较大可能性是创始人自身筹措),从诞生到死亡资金全部来自于企业和创始人自筹。没有资本力量的帮助和推动,一旦企业资金出现断裂,势必只剩下宣告死亡一条路可走。
上图是由IT橘子整理的一份目前市场上的共享单车品牌融资情况。我们发现各品牌的生存现状,和融资规模直接成正比:行业头部的ofo和摩拜已经融资多轮,上市在即,只看双方背后的资本阵营如何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
目前之所以市面上还能够存在上图中所示如此多的单车品牌,其实核心原因无非两点:其一是ofo和摩拜尚未合并,所以类似之前滴滴出行的局面还未出现,所以中小共享单车品牌还能够从夹缝中求生存。而可以预期的未来一旦ofo和摩拜握手言和,那么整个行业基本上就是哀声遍野,作鸟兽散。
其二是共享单车最适合的市场一二线城市ofo和摩拜早已布局完成,而且不少的一二线城市已经陆续出台政策限制新车的投放。那么以上多数中小单车品牌的单车,不少都投向了三四线城市,这些城市受限于人口规模,能够为企业带来的注册用户数和活跃频率相较一二线城市都大打折扣。也就是说,哪怕是ofo和摩拜不对其进行降维打击,依照三四线城市的实际情况,大概率上这些单车品牌最终依旧难逃一死。
所以小创在这里做个大胆的假设,未来了半年到一年间,将是二三线共享单车品牌集体求并购,求保养的爆发期。如果没有巨头愿意收购和保养,那么等待他们的唯一结局,就只剩下死路一条。而参考之前的案例,它们死亡的样子一定不会太好看,押金大概率上是退不回来了,只能由用户各自分一辆单车冲抵押金。真到了那时,共享单车“公车私用”的情况,将以这种极为荒诞的形式得以解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