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不讲,补课讲”这句话一直是家长抨击老师的重要论点,谁想过家长说出这句话时的背景?除去两种极端情况:个别老师或家长的确心怀不轨,我们只分析正常情况下家长说这句话的原因。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大多数家长对上课的教学内容并不了解,哪儿是重点、哪儿是非重点,很多家长其实并不知道。这些家长为什么理直气壮地说出“上课不讲,补课讲”这句话,非常有可能是他们从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得出的结论。
我们还原一下“补课”发生的过程。
普通的一天,张老师按照正常的教学进度、以中等学生能完全接受的难度上了一节数学课。课后,三个学生不约而同地做了同一件事。
梅梅是一名成绩优秀的学生,张老师课上讲的内容很轻松地就学会了,课本上的习题也没有难住她,但是练习册中有一些题她还是觉得困难,于是她和几名成绩好的学生一起请张老师在课外“拔拔高”,补习时讲的都是难题,这些难题张老师很少有机会在学校讲,因为大多数同学都听不懂。学得多了,梅梅们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他们的家长因此得出结论:老师把重点都留在了课外讲。
小雷是一名成绩中等的学生,张老师在课上讲的内容他都能听懂,可是做题时总是答不完整,有时还无从下手,于是他和几位程度差不多的学生一起请张老师在课外“加加工”,领着他们多做几道题,这些题在学校根本没有时间做,因为一节课只有45分钟,练习时间真的很少。练得多了,小雷们对常规的题目也能应付自如,他们的家长因此得出结论:老师把重点都留在了课外讲。
小明是一名成绩垫底的学生,张老师在课上讲的内容他有很多都听不懂,涉及到的以前的知识他也不知道是什么,于是他和难兄难弟们在家长的逼迫下请张老师在课外“补补缺”,张老师在重讲今天内容的同时还会讲许多学过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平时在课上是不需要讲的,因为大多数学生都知道。补得多了,小明们也许会略有进步,他的家长因此得出结论:老师把重点都留在了课外讲。
家长对老师的误会还不仅限于此。老师在课堂上要注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的来龙去脉,因而做题时间较少,而课外补习班多数情况下是给学生讲题。家长们看到学生的练习册在学校完不成,在补习班完成了,觉得学校的老师都不好好讲课。其实,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教学过程中的难点,老师们在学校完成了,而从理解知识到形成能力的过程则是学生在做题时反复进行“回忆——探索——回忆——探索”的过程,当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结合课上所学知识和方法,完成了习题,才能真正掌握知识、提高能力。而课后补习,学生的思考过程由补习老师代劳了,所以很多学生虽然不断地在补课却根本没有提高。学校的老师却成了“背锅侠”。
由这种补习乱象,感觉到呼唤翻转课堂的迫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