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社会热点故事人文社科
余秀华:从低保农妇到网红诗人,她说只因为不甘心

余秀华:从低保农妇到网红诗人,她说只因为不甘心

作者: 柳儿老师在三亚 | 来源:发表于2018-05-30 15:51 被阅读1541次

2015年初,一首《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的诗在网络上爆红,作者余秀华随之而红遍了大江南北。人们被余秀华那些质朴滚烫、直击人心的诗句惊艳到了,称她为“脑瘫诗人”、“农民诗人”、“草根诗人”、“天才女诗人”、“中国的艾米丽迪金森“。而在此之前,余秀华只是一位天生脑瘫、领着低保、边干农活、边养兔子为生的普通农妇。

其后余秀华的诗集《月光照在左手上》、《摇摇晃晃的人间》、《我们爱过又忘记》热销30万多册,成为20年来国内销量最高的诗集。2017年,记录余秀华成名后离婚过程的纪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也获得多项大奖。余秀华一度成为励志的榜样,可她却说,自己不想成为励志人物,只想好好生活,因为有太多的不甘心。

01

"我不甘心这样的命运,也做不到逆来顺受"

1976年,余秀华出生在湖北一个贫穷却美丽的村子里。由于出生时难产,造成了她天生的脑瘫。

1岁的时候,她还不会坐,2岁的时候,还是坐不稳,一直到5岁才能坐起来。弟弟会走会跑了,她还只能在家门口爬来爬去。家里来客人的时候,她就默默地爬到别的地方,就像和别人比赛一样,快快地爬到田埂上。

8岁的时候,奶奶背她去上学,被同学嘲笑,于是她坚持不再让奶奶背,自己拄拐杖一拐一瘸地走,甚至连滚带爬,经常被摔得头破血流。后来有人笑她,她便直接扔了拐杖,硬生生学会了独立行走,但仍然会经常摔倒。

她说话有点含糊,脸上的肌肉总是不受控制,难免惹人发笑,于是就很少与其他人说话,性格也越发的倔强。妈妈说她洗衣服不干净,但她坚持要自己洗。吃饭夹菜很吃力,但她坚持要自己来。她天生的不服输,上学后,本能地认真学习,认真地看书,努力向别人证明,她并不比别人差。

农村有一种迷信的说法,说是这辈子身体上的缺陷,是上辈子做了坏事造成的。没人知道这种话对一个小孩子的伤害有多大,就像最残忍的郐子手,扼杀了她的自尊,在心底留下一大片沉重的阴影,让她更加自卑,而自卑过度便带来深深的自负,所幸遇到了诗歌。

当我最初想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时候,我选择了诗歌,因为我是脑瘫,一个字写出来也是非常吃力的,它要我用最大的力气保持身体平衡,并用最大的力气左手压手右腕,才能把一个字扭扭曲曲地写出来。而在所有的文体里,诗歌是字数最少的一个,所以这也是水到渠成的一件事情。

在学生年代,余秀华就开始写诗。只有写诗的时候,她才能感受到自己是完整的,而不是残缺的;是平静的,快乐的,而不是痛苦的、被“另眼相看”的、被同情的。当她歪歪扭扭地写满一整本日记本的诗,并给喜欢的老师看时,那位老师留言说:你真是个可爱的女生,生活时点点滴滴都变成了诗歌。那一刻,她特别的感动。她认定诗歌会跟随自己一生,自己也会可爱一生。

19岁那年,一位老师因认不清她写的字,给了她0分成绩,余秀华一气之下烧了所有的课本,退了学。在父母的安排下,她嫁给了一个大他13岁的男人。她与他没有爱情,没有任何共同语言,婚后不久就陷入争吵和分居的境地。婚后男人出去打工,她留在家,领着每月60元的低保,照顾孩子,帮父母干农活。她写了满满15本读书笔记,培养了一个优秀的儿子,也偶尔写诗,发表在报纸杂志上。

33岁那年(也就是2009年),儿子上中学了。余秀华开始摇摇晃晃走上1小时去网吧,上网写诗。她开通了新浪博客,开始在网络上大量发表自己的诗歌,并广泛活跃在各大论坛上。博客的第一篇写道:“咱是个脑瘫患者,用的是一个不入流的山寨手机,可谁能压得住我天高地厚的心呢?咱虽说话不是很清楚,但文字可不管这些,它将沿着俺为它开凿的京杭运河呼啦啦地向前狂奔!

她继续不停地写,在学乞讨跪不下去后继续写,在自杀没成功后继续写,在打工被辞退后继续写,在养兔子、干农活后继续写。写了2000多首诗后,在余秀华39岁那年,她终于被《诗刊》的刘年这位伯乐发现了,命运翻开了新的一页。

刘年说:“喜欢余秀华的诗,因为我也是农村长大的,也曾不管不顾,也曾痛彻心扉,也被世俗抓住头发在墙上磕”。他最喜欢的余秀华的诗是《我养的小狗,名叫小巫》,他说余秀华的力量和绝决和诗里展现的一样。那就是一股不甘心和反抗的力量。

02

"这辈子做不到的事情,我要写在墓志铭上——让我离开,给我自由"

结婚的20年,也是余秀华想离婚的20年。婚姻是她父母安排的,那时候她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那位男人只有三年级文化,平常在外做建筑工,过年过节回余秀华家。父母都觉得这男人老实,又身体健全,难得不嫌弃女儿,因此让他入赘余家,把他当儿子一样看待。村里人都觉得余秀华高攀了。

但两人相处的时候,却根本无法沟通,精神交流更是为零。他觉得写诗是一件可笑的事,也从来不看她写的诗。他甚至觉得余秀华是一个残疾人,她要求被正常人一样对待,是可笑的。他笑话余秀华摔跤,还经常喝酒,喝醉酒后就大叫嚷嚷,让余秀华洗脚端茶,说:你是残疾人,我是正常人,我比你高贵多了。

有一次老板欠了他800元,他让余秀华帮忙讨回来。他说:你是残疾人,他不敢撞你。余秀华反问:你若是真撞过来呢?他没有说话。那一刻余秀华觉得很心寒,原来在他心目中,她连800块都不值。

平时两人争吵的时候,父母总是站在女婿那边,责怪女儿脾气不好。当余秀华要离婚的时候,母亲甚至以死相逼,她觉得是女儿苛求太多,有一个完整的家,总是好的,再也不会有人说闲话了。父亲也觉得,女儿这个样子,再找一个人就保证对她更好吗?恐怕也很难。因而也不同意离婚。

而对一个渴望爱情,愿意为爱情粉身碎骨的女诗人来说,不幸婚姻的痛苦,比身体残缺和世俗目光带来的伤害,还要大无数倍。她说:“在婚姻里,我和他都是暴君,都残忍”。她甚至在诗中写道:这辈子做不到的事情,我要写在墓志铭上——放我离开,给我自由!

成名后,余秀华的诗集被热卖,她有钱了,自然再次想要离婚。拍摄纪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的导演范俭帮忙,专程去北京做了余秀华丈夫的思想工作,他终于同意了。余秀华把自己的绝大部分稿费(15万)给了前夫,还在村里给他买了一栋房子。在回来的路上,两人都喜笑颜开,他得到了钱,她脱离了苦海。

余秀华的离婚在网上引起热议,有人说她出名了就把老公给甩了,忘恩负义。她不屑一顾:我这辈子做得最正确的事情,就是离婚。

也有无数人给余秀华写信,讲述自己错误失败的婚姻,说余秀华给了自己勇气。多少人在婚姻里委屈求全,宁愿彼此折磨也不敢追求新的生活,于是葬送了自己一生的幸福。而余秀华说:我不甘心!

03

"切肤之爱和灵魂之爱,我都没有真正经历过,我还是不甘心。"

余秀华写的诗,多是情诗。她笑着说:缺什么,补什么。她说得一字一顿,笑得天真,如同少女。她从不修饰自己对爱情和爱欲的追求,以至有人说她的诗是“荡妇体”,也在所不惜。

她写尽爱的卑微,如《我爱你》中写道:如果给你寄一本书,我不会寄给你诗歌/我要给你一本关于植物,关于庄稼的/告诉你关于稻子和稗子的区别/告诉你一棵稗子担心掉胆的/春天

她写尽爱的悲壮,如《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中写道:我是穿过枪林弹雨去睡你/我是把无数的黑夜摁进一个黎明去睡你/我是无数个我奔跑成一个我去睡你

她写尽爱的执着,如《你没有看见我被遮蔽的部分》中写道:要多少人间灰尘才能掩盖住一个女子/血肉模糊却仍然发出光芒的情意

她也写尽爱的悲伤,如《风吹草低,吹不低草的荒》中写道:坐了很久/两块云还是没有合拢/天空空出的伤口/从来没有长出新鲜的肉

不只有爱情,她也写对自己的爱,如《栀子花开》中写道:每一年,如期而至的突兀:存在即表达/反正是绚烂/反正是到来/反正是背负慢慢凋残的孤独/耀眼的孤独/义无反顾的孤独/那些喷薄的力从何而来?它不屑于月光/它在任何时候都在打开,是的,它把自己打开/打得疼/疼得叫不出来

她写对生活的爱,如《我以疼痛取悦这个人世》中写道:我怀疑我在这个世界作恶多端/对开过的花朵恶语相向。我怀疑我钟情于黑夜/轻视了清晨/还好,一些疼痛是可以省略的:被遗弃,被孤独/被长久的荒凉收留/这些,我羞于启齿:我真的对他们/爱得不够

她写对梦想的爱,如《但是,我不知道》中写道:我开始信任我的平凡,我的世俗/和一钱不值/我把一个句子放在山后长长的斜坡上/让叶子盖满它的身体/可我不知道/哪一片叶子的泪光/会获得整个秋天的原谅

她也写对生命的爱,如《我只是死皮赖脸地活着》中写道:有时候我是生活的一条狗/更多时,生活是我的一条狗/坚强不是一个好词儿/两岸的哈哈镜里/我只能扁着身子走过

鲁豫曾说,读余秀华的诗,常常忍不住眼眶一热。董卿在节目《朗读者》中读着读着就泪流满面了,她评论余秀华说:用最摇晃的脚步写出最坚定的诗句/这些诗句像阳光透过了水晶/折射出她的灵魂和光芒/她不惧怕命运的不公带给她的伤害/选择在诗歌里释放自己

是的,她在诗歌里释放自己,她用全部的生命和灵魂在写诗,哪里只是情欲之欢,男女之爱,更是所有不曾得到的美好!那些从她不清晰的口齿里发出的,从她紧紧握住的笔下歪歪扭扭发出的,从她的泪眼发出的从她的心底发出的,更是对现状不甘心的呐喊,对未来所有美好的期盼!

她说:“我只是觉得一个人,不管是男人或者是女人,只要按照自己的心愿活着本来就是一种胜利”。可是,我们大多数人总是娱乐太多,以至都忘记了,自己的心愿长什么模样。

相关文章

  • 余秀华:从低保农妇到网红诗人,她说只因为不甘心

    2015年初,一首《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的诗在网络上爆红,作者余秀华随之而红遍了大江南北。人们被余秀华那些质朴滚...

  • 我很高兴看到某些底层女性的突围

    草根艺人杨超越从籍籍无名到瞬间窜红只花了短短两年。 诗人余秀华从普通农妇到著名诗人也只是短短四五年。...

  • 余秀华:脑瘫、农妇、诗人

    2014年,中国诗坛闯进了一名"后起之秀"余秀华,因其先天脑瘫,再加上一首惊世骇俗的诗歌《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

  • 摇晃着,也要向前走

    之前看了诗人余秀华的纪录片电影《摇摇晃晃的人间》,记录了一个贴着”残障、脑瘫、农妇“等多种标签的湖北诗人余秀华,不...

  • 2018-07-14 最苦的苦是无法预知的

    余秀华成为网红诗人之后,有人喜欢也有人骂她,骂她的人中有些还是地位和成就不低的人。 在余秀华没有成为一个诗人之前,...

  • 勇敢的女人~余秀华

    余秀华,一个残疾诗人。当然,她不愿意被人们定义为残疾诗人,脑瘫诗人等这样的身份。她说,她只是余秀华,她也希望她写的...

  • 她说,为什么我们就一定要结婚?

    前天,和朋友去参加了一个读书会,主题是谈论网红诗人余秀华。 我们看了余秀华的相关视频和采访,然后每个人轮流朗读她的...

  • 欲承其冠

    在头条又读到了网红诗人余秀华写给李健的一篇散文。也可以说是一封信。使我联想起余秀华的大起大落。她的爆红,可以说是形...

  • 月光落在左手上

    余秀华的诗歌充溢着爱的躁动与呼唤,爱的幻灭与实现。她说:“我的身份顺序是女人、农民、诗人。” 今天,我读到诗人余秀...

  • 余秀华,余秀华的诗

    “诗人”余秀华现在很红,被一些所谓的评论家吹得很红。 "她是中国的艾米莉·狄金森,余秀华的诗歌是纯粹的诗歌。” “...

网友评论

  • 裴朝别:分析的很棒,我非常赞赏这种观点,人活着就是为自己,不要委屈自己,更不要因为其他人而让自己变形。做好自己,过好生活,
  • 星月仰望:在这个时代,内心强大且有个性的人总是令人敬佩
  • 胖来:我真的很喜欢很喜欢余秀华的诗❤️
  • d528d0b414cd:余秀华上了简书了吗?
    柳儿老师在三亚:@丟失灵魂的人 好像没有耶~
  • 放飞梦想成就希望:写的真棒,我感觉诗歌有时候是人的一种灵魂,人只有两种状态,要么被生活打倒,要么打倒生活。
  • f79a4dae8fb4:人生如幻影,应作如是观
  • 知世故而事故:一个勇敢的人。
    我也会做一个勇敢的人的:wink:
  • 田园听雨:我想请教作者,余秀华能得到真正的爱情吗?能得到切肤之爱和灵魂之爱吗
    田园听雨:@灰色调之后 那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但愿上天眷顾,拿出应有的公平,给草根以芳华。
    灰色调之后:@雁瘦玉 有诗歌流传下来,精神上的永生。一定会有你说的那个人,时间会给出答案。
    柳儿老师在三亚:@雁瘦玉 未来谁说得准呢?
  • 手有余香573:为女人做出榜样,充满诗人豪爽能量,勇敢绽放真情的自我,从新书写人生的辉煌👍
  • 林下猫语:用心就是好的,真诚的
  • 朱敬敏:顽强得如石缝里的小草,开出美丽芳香的花朵。
  • 傅长安:希望不是第二个周周,用脑瘫诗人的噱头热烈一时,最后归于沉寂。
    这个时代大家每天过得很辛苦,过得很重复,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直至死亡。羡慕天才,嫉妒并轻贱所谓异类。
    在这个大众为猎奇消费的时代,送她一句,不忘初心,活出自己。
  • 甜妈情感:“一个人,不管是男人或者是女人,只要按照自己的心愿活着本来就是一种胜利”。可是,我们大多数人总是忘记了自己的心愿长什么模样。
  • 0036c39c8751:能按照自己的心愿活着根本就是奢望
  • 射手座的Jane:我们大多数人总是娱乐太多,以至都忘记了,自己的心愿长什么模样。:+1:
  • 叶眉弯:真棒
  • 励志熊:用心了!
  • 小小夕:分析得特别好!很多人只看到她有钱之后离婚了,没有人看到她对生活的无力感。她应该在心里想过无数遍离婚,只是,她没有能力离婚。也有人说她是“荡妇”,她说“我就是荡妇,关你什么事”,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做到这么坦然,不在乎别人的眼光呢?
    我倒是觉得余秀华,她坚强,勇敢,真实!这却是我们这些所谓正常人所缺失的!
    柳儿老师在三亚:@夕兰 是的!:clap:
  • 晓友:很赞,是我孤陋寡闻吗?没看过余秀华的诗。
    柳儿老师在三亚:@晓友 现在读诗的人比较少,我只是最近无意中看到一些诗句,然后觉得这些句子真让人感动啊!
  • 心芬芳:不错
  • 关耳子:人,始终是随着人流奔走,终走不出世俗的眼睛,所以快乐也就少之又少。
  • 小人物_4641:余秀华,了解一下
  • 江晓夏:很好,很佩服她
  • 冰月月:写的很棒👍👍
  • 吕木白:好吧,你是认真写的。赞
  • 二嫚:感动,写得很棒!👍
    柳儿老师在三亚:谢谢夸奖哦!

本文标题:余秀华:从低保农妇到网红诗人,她说只因为不甘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lfx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