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人物青春
从村里到镇上,这条路走了二十年

从村里到镇上,这条路走了二十年

作者: 亮亮大口袋装 | 来源:发表于2017-05-24 22:45 被阅读0次

社会分工被认为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所以单就“雇人浇地”这件事来说,我们村与镇中心的那些村差了近二十年的发展水平。

我们村与胜坨镇中心只有五里地的距离,但属于宁海乡,2000年左右合并乡镇的时候与胜利乡统一划归到胜坨镇。虽然行政归属在一起,但富有程度并不能随一纸命令瞬间看齐,我们依然被镇中心称作“西乡”,多少有点地域歧视的味道,代表那些不富裕的村子。那天跟初中同学还聊起这个事,他娶了一个镇中心的媳妇,村里人都觉得这是一件难得而且体面,让人知足甚至值得炫耀的事。

说回“雇人浇地”这件事,当时我还在上小学,差不多二十年前了。我们村都拉着自家的小型抽水泵去给镇上那些村子浇地,当时觉得这是一个很赚钱的活,大家都蜂拥而至、趋之若鹜。我不曾亲历但从大人们的描述可以想象:好多人争抢着给一户人家浇地,而东家则要看看你的水泵马力大小、管子粗细、劳力棒不棒,或者前几年给他浇过地没有。这是一个挑三拣四的买方市场,跟买牲口看牙口差不多的“惨烈”和粗鄙。

记得爹娘总是很早就出发,牛车拉着机器,车上盘着管子,管子上坐着爹和娘,风餐露宿一天,如果能浇上一块地就知足和高兴得不行哩。记忆中好像是三十块钱一亩地,是个不菲的收入,更重要的是显得很有能力哩。但往往是空手而归,却也乐此不疲。因为这,村里有个小伙子跟他爹吵架竞喝药自杀哩,那年他十八九,我有十一二。

为什么他们需要浇地?当时我的想法是他们没有机器,所以觉得他们比我们穷,但现在知道他们没有时间,因为他们家的壮劳力都有更赚钱的事情可做,比如去附近工厂上班,或者在镇上开铺面。镇上的民营企业大概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兴起的,万达刚开始是给电力公司铺设电缆,提供劳务,后来就想着能不能自己生产电缆,就发展成了加工制造企业,后来又有了化工、轮胎、房地产等等产业。东辰也是从电力开始,做变压器,还有胜通,都慢慢发展起来,这几家已经是市里的明星企业,有的还是中国500强,还有许多化工的企业,这些企业给村里人提供了好多工作岗位和工资性收入,把地里的劳动力都吸引走了,就剩一个妇女在家,自然要雇人浇地了。

二十年过去了,我们村终于出现了“浇地”市场。得益于整体经济的发展,村里通往县里或市里的通道更加畅通,村民开始去外面工作,村庄开始改变了面貌。同时,镇上的企业也开始在更大的范围布局,我们总也没能成为这些企业的腹地,“远水”解不了近渴的缘故吧。

胜坨镇是市里有名的工业重镇,有人称“南大王,北胜坨”。大概是靠近油田的关系,“胜利”二字就是取自镇上一个村名,早年间村民跟石油工人有些“私交”,供给一些生活给养,简单的生活用品来换取油田上的重化产品,比如汽柴油,又比如零部件等等,又比如在油井泄露的时候有优先或者垄断的拾荒权,这些“下脚料”足以让部分人过上富足的生活。

经过原始的资金和人脉的积累,有些头脑的人不满足于简单的物物交换,开始围绕上下游提供生产加工,就像万达由向电力公司提供劳务发展到提供产品,又开始进入化工领域。所以先天的资源优势为民营经济提供了发展动力和思路。同时苹果砸下来也恰好有牛顿接着,完美诠释了人才在经济发展中的驾驭能力,民营企业家带动着企业和村子逐渐做大做强,形成一个隆起带,而越来越多的人就可以“大树底下好乘凉”。天时地利人和滋养着这片土地。

得益于企业的发展,镇中心的那些村民慢慢脱离土地,告别农业生产,开始职业的城镇化。随着收入增加开始买房搬家,从镇上搬到县里,再搬到市里,不断改变着居住条件和生活方式,进行生活城镇化。现在我们村80后也开始了大迁移,先找工作再买房,假设把顺序倒过来,先把人赶到楼上,简单改变居住方式,却没有收入的改变做前提,生活方式的改变作为发展,则“楼亦不楼,城亦不城”。

相关文章

  • 从村里到镇上,这条路走了二十年

    社会分工被认为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所以单就“雇人浇地”这件事来说,我们村与镇中心的那些村差了近二十年的发展水平。...

  • 千口笃史的冒险故事--破旧的神庙

    这是到镇上必须经过的地方,这条路我已经走了二十多年了。从村里出来,一直向东走,走过一段羊肠小道后,眼前会突然露...

  • 父与子,大概就是上辈子的恩情这辈子拼命来还吧

    01 父母亲从老家骑着摩托车从村里到镇上弹棉花,20多里的路,一路坡道到黄土塬上。 然后,又从镇上骑车到县城,30...

  • Day8 店面更迭 林荫依旧

    这条路已经走了近二十年。 丰产路(经七路到文化路)也见证了这个城市的变迁。 九九年,刚到郑州的时候,能去的地方也就...

  • 从“知道”到“相信”,这条路,我走了2年

    教育3.0 ,精益创业,迭代,即兴力……这些词这两年一直环绕在我的身边,从加入群岛开始。 我是知道它们的,偶尔自己...

  • 那条路

    这条路是从村里通向镇里的路,也是我通向外面世界的路!很高兴朋友圈里分享这条路四季的变化! 春 ...

  • 她走了,我站在这 送她离开 远去的身影 一如儿时漂走的纸船 我看着她的身影 从这条路,到那条路 从眼前到未来,从故...

  • 什么是真正的中庸之道?能为我们所用吗?(四)

    作者:张老师 从前面的分析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从上天的命令到良善的道路,从知道有这条路到走上这条路,从走上这条路到...

  • 县令要来视察啦

    这次回老家,发现村里、镇上,各个地方都在修路、做绿化,干工程! 原来从村里去镇上的一条坑坑洼洼的路,也修平整了,还...

  • 初中人 九

    我所走过的最孤独的最遥远的夜路,是从村里到集市的几公里的水泥路。 这条名为“观习公路”的水泥路仅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村里到镇上,这条路走了二十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mfa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