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上班这点事儿今日看点
同样自断后路,为何项羽韩信赢、马谡败?

同样自断后路,为何项羽韩信赢、马谡败?

作者: 小白蓝鹦鹉 | 来源:发表于2017-02-25 15:11 被阅读0次

    街亭失守是诸葛亮北伐征途中遭遇的最大失败之一。为了维护自己的威信、平息蜀汉内部的质疑声,诸葛亮不得不含泪斩杀了对此负直接主要责任的马谡,并自贬为右将军。这个战略要地的丢失,大大增加了诸葛亮此后北伐的难度。

    事后来看,诸葛亮派马谡去守街亭实在是一个大大的失误。这样一个关键任务,诸葛亮竟然没有派给魏延、赵云、邓芝和吴壹等一帮经验丰富的老司机,而是给了从未有实战经验的马谡,着实有些不可思议。

    算无遗策的诸葛丞相,当时是咋想的?一,马谡是自己培养的人,可靠。他哥哥马良跟诸葛亮好得恨不能手拉手,后来马良在战场上阵亡,马谡从此受诸葛亮照顾,他是诸葛亮本人的“嫡系”。二、马谡谋略过人,他在诸葛亮平定西南少数民族叛乱时,给出“心战为上,力战为下”的建议,让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彻底打服了对方。

    但这两点不是最重要的,真正的关键是诸葛亮对于守街亭这个任务的认识。他觉得,“守”嘛,原则就是构筑好防御工事,严明军纪,以不变应万变。所以,守街亭是一个极其重要、但同时又比较简单的任务。他派军事菜鸟马谡来担此重任,目的不是让他发挥什么创意,而是要他老老实实做好规定动作,混够经验点数,回头好给他升职。简单来说,诸葛亮是想用这次任务来给马谡“镀金”。

    为了确保此次任务万无一失,诸葛亮做了以下几点部署:一是给了马谡足够的兵力;二是派了战场老鸟王平做马谡的副将,让他帮忙在现场把关;三是在部队出发前,对马谡面授机宜,把能用上的套路都给马谡一一叮嘱了一遍。一切都会妥妥的,对吧?

    马谡不这么想。他饱读兵书战策,常常感到英雄无用武之地,现在终于军权在手,绝不甘做个毫无作为的提线木偶。他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一鸣惊人,名垂青史。他立下了大功,也肯定会给力挺自己的丞相长脸。

    防守街亭,最稳妥的方案是在咽喉要道处安营扎寨,以密集阵型和坚固的防守工事抵挡敌人的正面进攻。与此同时,分少部分兵力在两侧山上占据制高点,既可以防止敌人上山从侧翼包抄,也可以在两军对峙时作为奇兵给对方打击。这肯定是诸葛亮给马谡交代好的,也是王平极力主张的。

    然而,足智多谋的马谡不喜欢这个方案。他当然清楚这是综合评分最高的方案,但它也是平淡无奇的方案。我们想得到,敌方也想得到。如果采用这个方案,这场攻防战就会变成一场双方都费时费力的战争,两边硬碰硬拼消耗,谁能耗更久,谁就获胜。就算自己最后获胜了,估计也是血污满面,狼狈不堪。

    剑走偏锋、出奇制胜。战争中要想立下奇功,就要有一点赌性。马谡的大脑在飞速运转,他想到了官渡之战中曹操奇袭乌巢,想到了赤壁之战中黄盖诈降火攻....在更遥远的秦汉之交时代,项羽破釜沉舟、自绝归路,以三万人击败二十万秦军;韩信背水一战、无处可逃,同样以少胜多。我今天何不......

    对!自断后路!置之死地而后生!只有自断后路,将士们的肾上腺素才会充分燃烧,激发惊人的能量;只有自断后路,大家才会为了自己的性命而奋不顾身勇往直前;只有自断后路,我们才会拥有压倒敌人的气势;只有自断后路,将士们逃无可逃,才能避免队伍涣散无力,而是凝聚成一柄所向披靡的战斧!

    马谡想的不仅仅是打好这场防守仗,他还要最大限度激发己方将士的战斗力,给予敌军毁灭性的打击,歼灭敌军的有生力量,从而获得远远超出单纯的防守战所能实现的战果。到那时,他马谡必将声名远播,威震华夏,什么出将入相、赞拜不名等种种待遇自然不在话下。

    哈哈哈哈哈哈哈!抵达街亭的马谡放声狂笑,他被自己的奇思妙想点燃了,整个灵魂都舞动起来了。他仿佛看到了自己凯旋归去的盛大场面,军容整肃的将士、夹道欢迎的百姓、娇声嗲气向他抛媚眼的美女、漫天的花瓣和彩旗,陛下和丞相躬身相迎.....

    正在王平和众将士纳闷之时,马谡突然扬手一指:“全军将士听令!目标,前方山顶!在那里安营扎寨!”

    “大帅!万万不可”!王平纵马抢出一步,和马谡齐平。他balabalabala讲了一堆兵家大忌、更合理的方案如何如何之类的话,但被马谡一口否决。

    马谡心想,你王平哪比得上我这名牌大学生啊?我拿过国家军事谋略杰出贡献奖滴!我的韬略岂是你这等无脑武夫所能理解?王平你乃魏国降将,败军之将不可言勇,而且你大字不识几个,居然大言不惭和我谈谋略!?切!

    马谡目视王平良久,抖了抖手上的缰绳,脚轻轻踢了下马肚子,稍微抢出王平半步。然后,他微微回头,轻蔑一笑,说:别废话了,上山。

    于是,全军上山。马谡最希望看到的景象就是魏军看到他屯军山上,于是倾尽全力前来进攻。然后,他拔出剑来,大喊“蜀汉兴废,在此一举”!蜀汉将士们猛虎下山,借助下山过程中累积的势能,秋风扫落叶般把魏军一口吞没。

    水源问题.....马谡不是没有考虑过,他提前命人在山上囤积了一到两日的饮水。即使魏军不来正面进攻,而是采取围困战术,并截断他的汲水通道。他也可借助这一两天的时间从容地激励将士士气,受到生死考验的将士们当然会以一当百,肯定能一下子冲破魏军的包围圈。万无一失,他想。

    不久后,魏国大将张郃来攻,他“绝其汲道,击,大破之”。马谡的丰功伟业梦碎成一地,自己也沦为了笑柄。

    终于讲到了正题:同样是自断后路,为什么项羽韩信胜、马谡败?

    项羽韩信打的是进攻战,而马谡打的是防守战。进攻方希望时间越短越好,而防守方希望时间越长越好。防守可以用“拖”字诀,进攻则希望速战速决。马谡把兵书读反了,他作为防守方,居然采取了进攻方的策略。水源的本质是时间,他失去了水源,就失去了时间。

    项羽韩信是出其不意,让对方猝不及防,而马谡是自己站桩让别人来打。项羽是突然向全心全意围剿赵国的秦军进攻,而韩信则是先丢弃了大量物资引诱赵军自乱阵脚再进攻,他们都是有心算无心。马谡呢,他的战术意图早已暴露无遗,张郃这种老司机完全可以从容应付。

    最关键的是,“自断后路”的主要作用是激励士气,瞬间调动战士们的战斗积极性,让他们发出“狗急跳墙”的潜力来,它是一种兴奋剂。然而,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马谡搞这个战术后,不是立刻和魏军开战,而是在等待对方。这种情绪化的士气很快在等待中冷却,取而代之的是对于身处绝境的恐惧,将士们不仅不会更勇敢,反而会更怯懦。

    进攻战时,士兵们最需要激情;而防守战时,士兵最需要冷静。所以时间越久,对防守方越有优势。有一个细节你不知道注意到没有?各种描述战争的电影、电视剧和小说等作品中,会出现一些将士们集体喝酒摔碗的情节,你稍微留意下就会发现,他们基本上都是进攻方,或者是即将赴死的防守方。

    画虎不成反类犬,东施效颦贻笑大方,马谡君,死得不冤。

    《祖盛啃三国》系列第69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同样自断后路,为何项羽韩信赢、马谡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npgw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