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中年二字,不知道大伙心中浮现的感觉是什么?
有人说,“人到中年”,百般无奈,上有老,下有小,压力山大;也有人觉得,人生跨越了一个稚嫩的年龄层,进入到一个比较理性的时代,是件好事。
对于中年的解读,应该是不同的人,领悟各有不同。就好像作者无意间翻看到母亲一张中年时的照片一样,照片中那一群中年的女性朋友的神态,看着对于未来,很迷茫的样子。所以,作者对于这个时代的中年女性朋友的状态很好奇,她很想知道,当下的她们是如何的。
所以,《幸运的人》这本书的作者苏珊.拜尔便采访了18位中年的女性朋友,这18位女性朋友来自生活中的各个行业,她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她们都是出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这个时期恰逢全球化发展以及社会上性别观念的进步时期,这一代的人,与她们的母亲那一辈人相比较,生活中拥有的机会更多,接触的世界也更广。
但是,人到中年,是不是也和很多年前的女性朋友一样,生活中充满着焦虑,波折或者是不自信。
当看完这本书以后,我们会发现,原来,中年时代的到来,虽然也让我们很多人,特别是女性朋友充满着健康焦虑、职场焦虑或者是容颜焦虑,但是,社会上那些已然悄悄改变的东西也在造福着她们,她们当中的很多人都觉得,当下的中年的状态反而是生命中最好的,她们反而是幸运的。
01 “中年”二字有什么特殊的含义
说起“中年”,很多人都是“谈中色变”,或许和我们生活的环境有关。所以,在很多人眼中,中年的样子是什么样子的呢?
此时的你,已经踏入婚姻,成为父母,孩子已经上学了;
此时的你,总是无意中想起古人所说的“三十而立”;
此时的你,每天起床,总是会留意一下,脸上是否会长了斑等等。
除此之外,中年的你,意味着父母在慢慢地变老,所以我们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照顾他们。
而工作当中,你又忍不住感慨,新来的同事总是那么有活力,而自己却总是觉得力不从心。
诸如种种,所以很多人一到中年,放眼望去,皆是疲惫。
可是,反过来想想,和青少年的时候相比较,当下的我们,不是比青年时期更加地沉稳吗?那种凭着义气,凭着感觉,凭着冲动做事的年纪,逐渐被深思,慎重,以及负责任代替,我觉得没什么不好。
当下我们,大学毕业以后已经是“二”开头的年纪了,能够在三十岁之前就确定自己的人生奋斗方向,并且做得很不错的人,我觉得都是比较早觉醒的人。但是,对于一般人来说,如果没有经过一番痛彻心扉,痛定思痛的觉悟,要觉醒,然后认真思考自己的人生方向,比较少,但不是说没有。
特别是对女性朋友而言,她们人生中的这个阶段,很多人都在孕育下一代的路上。
而对于容颜的焦虑个人觉得,老去是正常的,但是如何让自己的容颜老去,心态不老才是我们要关注的。如果一个人活到中年,容颜上不曾老去,那不也挺可怕的吗?
我觉得,不管是“青年”,“中年”还是“老年”,其实都是我们一生中生命该有的状态,并不是因为我们焦虑就可以改变的。但是,我觉得,当下的我们,不管处在哪一个状态,对自己满意就好。
02 “中年女性”的前世今生与未来
在这本书中,作者把关于“中年女性”的昨日、今日以及明日分开来叙述。其中昨日是中年女性们妈妈那一代人的状态,今日是当下的接受采访的中年女性代表们的新生,而明日则是新生的女性们。
重点则是放在今日的女性们,在她们的故事里,我们看到,不同职业的她们,生命的前二三十年是没有接触网络的,她们当中有人经历过二战,有人经历过冷战,有人遇见东西德国,大起大落的人生中,社会的变革中,来到中年的时刻,她们却可以很淡定地看待人生走过的一切。
或许,在她们走过的岁月里,其中也有社会的变化。在社会的变化里,又对她们的生活产生了反作用。
她们不再以家庭为目标,她们大胆地来到社会中,进工厂,成为个体商户,成为演员,模特,或者是女政客。这些变化,在她们的母亲那一代人,好像是想都不敢想的。
在当下,我们的身边不也是如此吗?当我们站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角度,和家中的长辈说着我们的想法时,她们一开始会觉得,太不可思议了。然后,慢慢地,当她们慢慢接受我们的生活方式后,他们也是可以理解的。
在今天,如果我们计划要去一个地方,我们会借助网络,做攻略,买票,安排出行的一切,然后就走。当我们看到那些和我们日常生活不一样的地方之后,我们会感慨,世界原来这么大,我们终究了解得太少了。
但是,对于父母那一辈,他们或许觉得,方圆之外的世界,和我们关系不大,我们始终要把当下的日子过好。
所以,到底哪一种方式更好呢?说不准。因为社会在变化,观念在变化,价值观在变化,谁也不能保证,对方的看法就是对的。
03 “她们”的快乐,关键在态度
所以,人生很多时候,开不开心,取决于我们热爱生活的态度。就像书中的女性朋友们,她们经过了很多年之后,她们也敢于站在大众面前,她们也敢于结束不适合自己的婚姻,她们也敢于大胆地说出自己的人生追求。
当她们做完这一切之后,她们不再惧怕周遭一切的眼光和看法,她们不再以他人的角度来评判自己,她们不再为自己的选择觉得不好意思。
这就是社会的进步所在。
我们不能说,我们一直强调男女平等,然后觉得女孩子有机会上学是一种恩赐,所以对应的,我们就应该在家庭中付出更多,来消除这种被恩赐之后的不平衡感。
更多的是,我们在社会生活,社会观念等方面,真正地实现男女等,包括女性自己。不可否认,类似的观念提了很久很久,但是我们女性自己本身依旧会活在这种樊笼之中。直至今天,哪怕女性朋友接受了高等教育,注入了很多新的观念,但是她们在对待自己的女儿时,我们依旧可以看到重男轻女的端倪。
在这本书中,作者在翻译“对女性的固有印象”这个词的时候,总是把它翻译成“对女性的刻板印象”,读着读着总觉得怪怪的。其实,不仅在我们国家,在世界上的很多角落中,女性在大伙心目中,是要待在家里的。
然而,社会的变化速度早就超过了我们更新观念的速度。所以,在书中这18位接受采访的女性身上,她们是勇敢的,同时她们也是幸运的。因为跳出了藩篱,她们发现,原来世界并未坍塌,反而是让她们找到真正的自己。
任何人,到了中年想要不迷茫,其实就是得让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活得有价值,而价值的定义,并不是外界给的,而是我们在岁月的长河中逐渐摸索出来的,对自我的认可。
所以,为什么这些中年女性的日子过得如此快乐,最重要还是心态。心态好了,看得见自我了,日子自然是积极向上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