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华彬问我试题,我答不出来,在解释过程中很急躁,当他解释我听时,感受到他的不耐烦。很烦躁。
情绪:急、自卑、愤怒、生气、失望、害怕、担心、焦虑、不以为意、无力、自责。
背后动机及观点:
急:我怎么可以不知道,回答不出来很丢人
自卑:什么都做不好,会不会被人瞧不起
愤怒:我是不可以不知道的,这会影响到我的形象
生气:为自己无能和不佳表现而失望
担心:这会影响到我的考核么
失望:为什么我总是做不好
害怕:我会再一次失败吗,巨大生存压力不允许我出错。
焦虑:我不能失败,不能表现不好,我一定要学好,我怎么总是沉不下心来呢?
自责:总是让人看不起
不以为意:你怎么可以这么没耐心,说不定你不会教我
无力:教不教在你,我也没办法。
渴望:被认可、被重视、被关心,被包容与耐心对待
换位思考:如果我是师傅,我希望她主动,踏实,听话照做。
而且我本身很忙,没实质好处,实在顾及不上。
当我心怀感恩后,开始思考:是不愿还是不会,还是不能,然后尝试用他习惯语言,沟通学习内容,并对期望目标做沟通,最终有了一个创造解决方案,又给我认命2个师傅,并做问题复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