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是受人敬仰的漫画家,散文家。他的绘画、文章在几十年沧桑风雨中保持一贯的风格:雍容恬静,其漫画更是脍炙人口。随着时光流逝,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愈加凸显。这样一位在中国现代文坛响当当的人物,怎么会与台湾口琴演奏家连在了一起呢?您别急,听我慢慢说——
笔者采访过王碧云女士。王碧云是著名的手风琴演奏家,退休前一直在总政歌舞团工作。2011年她80岁的时候被国际手风琴联盟授予终身成就奖。王碧云曾任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采访中,王碧云女士讲述了自己走上音乐之路的成长经历,特别提到了曾受到父亲王庆勳和家族的影响。
王碧云女士给笔者讲往事王庆勳,字子建,台湾彰化人。儿时,其父将他送至厦门鼓浪屿英华书院学习。1921年到上海大厦大学读教育学并于1924年毕业留校任教,以后又到日本早稻田大学修习了二年理工科,曾任大厦大学图书馆主任、日文教授、体育及音乐指导等职。1913年,年仅8岁的王庆勳在台湾彰化买到一本日文的口琴教材并开始自学口琴,在大厦大学学习期间,王庆勳将儿时所习口琴技艺大加发挥,连续举办“大厦大学暑期口琴班”,并在优秀学员的基础上成立了大厦口琴队。1930年倡议创设“口琴研究会”,后来又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中华口琴会,王庆勳担任总会长兼总指导。中华口琴会是一个业余却有相当严密组织和规程、并旨在将口琴音乐进行普及的群众音乐团体,致力于把这种简易而有趣味的乐器宣扬到民间去。在王庆勳及其同仁的着力推动下,中华口琴会成为中国当时最大的业余群众音乐团体。王庆勳是杰出的民间音乐教育家及口琴乐曲的编创者,也是民国口琴界杰出的组织者,在他的带动下,中国的口琴音乐在新音乐的发展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新音乐深入持久的发展,提供了音乐后备军。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日寇侵略,步步紧逼,觊觎并企图蚕食中国之时,王庆勳领导的中华口琴会还体现出国难当头、匹夫有责的历史担当,表现出对战争的关注,“一•二八”日寇进犯上海,驻守上海的19路军奋起抵抗,王庆勳即刻将王沛伦(著名作曲家)新创作的《战场月》改编为口琴曲,并在每一次重要音乐会亲自指挥演奏这首曲子。“淞沪抗战”爆发以来,中华口琴会组织了“国难口琴特别班”,以示勿忘国耻。王庆勳还曾亲自率领口琴队乘轮船沿江慰问以蔡廷锴为首的19路军和张治中将军麾下的第五军,受到抗日将士的热烈欢迎。1932年5月28日,苏州各界为“一•二八”淞沪抗战牺牲的将士召开追悼大会,特邀中华口琴会参加并演奏哀乐,这对于中华口琴会,无疑是一种殊荣。中华口琴会还热心赈灾事务,多次举行赈灾义演,在大灾难面前为社会奉献“爱心”。
这就是那本从网上淘来又影印的书采访之余,王女士送给笔者一本他父亲写的书,名为《最新口琴吹奏法》,据称,这本书是她的亲属从网上淘来并影印的。该书于1933年9月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印刷,已经是第三版发行。虽然这只是一本适合一般民众学习的普及型音乐教材,但是却有着不一般的来头,为这本书题词题诗的有马君武、胡适、孙科、林康侯、潘公展、马公愚,作序的有蔡元培、褚民谊、胡周淑安、丰子恺等人,均为一时人杰。联想到王庆勳及其领导的中华口琴会当时的影响,能惊动这么多大人物,也就不足为怪了。
丰子恺先生的序言特别是丰子恺先生的序文,恕笔者见识浅陋,还未曾在其他的地方读到过,或可认为是新发现的丰子恺先生的一篇文章。这篇序文用半文言写就,一本作者独有的亦庄亦谐文风,设喻比类,循循善诱,引人入胜。全文不足五百字,读来甚是轻松爽快,饶有趣味。丰子恺先生当时已是文坛名人,能用如此浓重笔墨推动音乐普及奖掖后进鼓励这位台湾同胞,着实令人钦佩。
丰子恺先生的序文如下:
丰子恺先生素描艺术之园中,有文学美术音乐诸宫殿,世人竞往游焉。文学美术之宫,其第一重门皆公开,人人可得而入。唯音乐之宫,门禁最严,非持有入场券者,不得践其庭径也。其入场券代价甚高,欲购之者,必以“先天”、“时间”、“金钱”三物为代价,缺其一不可。券分表门券、堂门券、室门券数种,价以次递增,似火车票然。不能多偿代价者,只能购得表门券一枚,徘徊观望于庭园之中,而不得升其堂,入其室也。故音乐之宫,在诸宫之中,游人最为寥寥。他宫之游者,亦多过门而不入也。盖券之代价,必三者具备,缺其一即不得入。其有“先天”而无“时间”与“金钱”者,低徊叹息于门外,有“时间”与“金钱”,而无“先天”者,则胡闹于其门,而终不得入也。宫中之客,睹此现状,深为惋惜,中有慈心之人,不忍独乐于其中,议辟一小门于宫墙之侧,廉其价券,以为墙外之人便。其门名曰“口琴”。于是向之禁苑,今一变而为文王之囿,刍荛者、雉(免)兔者,皆得由此而瞻仰音乐之宫,其功德亦大矣哉!王君庆勳,其门之卖票人之一也,嘱书其事以告世人,遂为此记。
一九二九年除夜,子恺时居石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