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日 星期日 零星小雨
快乐加意义等于什么?快乐加意义等于什么?
看了泰勒•本-沙哈尔对幸福的诠释后,觉得“幸福只是一种感觉”的说法,有点笼统。本-沙哈尔坚定地认为: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是所有目标中的最终目标,幸福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
仔细体会一下,觉得蛮有道理。幸福是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幸福亦即称心如意。自然万物,人类最伟大。只有人类懂得修炼自己,完善自己。只有人类懂得树立目标,追求幸福。
幸福不是及时行乐,出卖未来;也不是牺牲眼前,但求未来;更不是不顾及当下,又不期许未来。
一个幸福的人,应该是既能享受时下所做的事情,又可以获得一个美好的未来。
但是,人们生存的目标往往与自己的价值观相悖逆,当你所做的工作或所处的环境,根本不是自己的内心所愿,而是为了满足社会标准或是迎合他人期许,活得不是真我的时候,不要失望,更不要绝望,要学会接受自己,顺从自己,不要忽略自己所拥有的独特性。
人可以利用业余时间或挤出时间来遵从自己内心的热情,听从“真我的呼唤”,热衷或谋求自己的正当爱好。
这个爱好没有局限,因人而异,或美术或书法或音乐或写作或集邮或摄影或旅行等等,也就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其实,一个人对某一样学问或某一件事情有兴趣,就自然会抛开一切功利的念头,乐此不疲地去探讨,去钻研,去追求,并且福乐其中。
有人说,真正喜欢文学和艺术的人,在潜心默读、书写文字,绘画涂染,挥毫泼墨的时候,就已经达到了幸福的目的。当然,如果名利兼收就会幸福增倍。
幸福是抛开了名利权势,幸福不是欲望无止境。把物质与财富放在了快乐与意义之上的人,幸福定会大打折扣;能乐观地对待生活,更多地为他人着想的人,就会多有幸福感。
不要把没得到的东西当宝贝,也不要为失去的东西而惋惜,现有的就是最好的。
不放弃梦想,不停止追求。单纯为梦想而梦想,为追求而追求的人,是快乐而有意义的,幸福就孕育在不断追求的过程中。
可以列个等式: 快乐加意义等于幸福。
最美的生活
那天在路上碰到过去的一位同事,他现在就职于一家合资企业。他说他的薪水不是按时间计算,而是按实效计算,宽松的工作时间和颇丰的经济收入令他自信而自足,他为自己当年的选择离开而庆幸。
他说,凡事不要忧虑和胆怯,若当年不敢做出选择,就会至今没有出头之日。若没有当年的毅然离开,就没有今天的如意工作。他说当年那些技术水平比他高,工作能力比他强的人,因为瞻前顾后,胆小怕事放不开,至今仍然做着井底之蛙不如他。
他的一席话,令我沉思。其实,人的智力都差不多,之所以有人强,机遇是一方面,胆量是另一方面,有胆量才会有开发。
人在一个地方工作久了,往往会形成习惯,产生惰性,不思进取,不去追求,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循环往复的工作生活,没有活水泉源,犹如一潭死水;没有激流勇进,人的进取心丧失,人的胆量丧尽,只有千篇一律的日子重复再重复,谈何改变?谈何创新?谈何有为?
不过,事情都是一分为二。换个思维考虑,对于习惯成自然,经不起任何风吹草动的人来说,在死水湾里生活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好。因为井底观天,天小,欲望小,外面的世界再精彩都好像与自己无关。不管别人怎么看怎么说,就喜欢过安分守己、按部就班、安贫乐道、安土重迁的日子,并且自我感觉良好。
舒适的环境可以养人,也可以害人,养人一种惰性,害人一事无成。
奔波的生活能够激励人,造就人,使人活得丰富,活得精彩,但也会活得很累。
想开了,无论如何都是一生,我觉得,选择哪种生活不重要,重要的是心态,心态好就会生活好。当然,能选择自己喜欢,过自己喜欢过的生活,才最真,才更美。
网友评论
说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