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迪羡慕曲筱绡的敢爱敢恨,说自己往往遇到感情的事情就想逃避。
曲筱绡回答:怎么逃避?人生有些阵地不重要的,让出去就让出去了,可有些阵地,就像赵医生这种,哪怕粉身碎骨也不能让。
不禁拍案叫好,150的身材,喊出了最旷达的英雄主义。
人们对于英雄主义的定义似乎多数时候不怀好意,往往与非理智挂钩,往往和不现实撕扯。这样的人通常像傻瓜,董存瑞炸碉堡似的坚持某一项原则和理想主义,生生得为此呐喊、为此助威、为此不离不弃。
英雄主义常常与妥协和牺牲伴随,自己的牺牲、小我的牺牲、团体的牺牲……所以不免增添了许多悲剧色彩。
每个人的阵地也不一样。安迪是对于自己精神病基因的恐惧,曲筱绡是对于理想男神赵医生随时离去的恐惧,樊胜美是对累赘不堪的家庭和物质匮乏的恐惧,关关是对包办婚姻的恐惧,小蚯蚓则是对于真爱寻觅不得的恐惧……每个人在绝望的世界中总有自己最为恐惧的地方,这些地方因为难以获得变成了阵地,有人失守、有人挣扎、有人粉身碎骨也不能相让。
似乎,我很久都没有听到“非你不可”这样的海誓山盟了。所以,一旦听到便是深深动容。
电视剧《北京爱情故事》里石小猛面对金钱的诱惑,把沈冰放弃,他在爱情的阵地里失守了;而程锋在最困窘的时候始终对沈冰不离不弃,他守住了这一片阵地。
不知道有多少次,听到有人和你说:“你还是小女孩的想法,社会才不是这个样子。”“你觉得一个女孩单纯真的是一件好事吗?”
但就像我说的,最好的成熟是“知世故而不世故”,知世故是让别人舒服的能力,不世故是自己不可失守的阵地。我喜欢那些对每一段感情都全力以赴的女孩,不论结果,不论现实,不愧对别人,不给自己留下遗憾。
我曾经问我朋友:为什么遇到好些人对你表示有意思,你委婉或者直白得拒绝了就没有以后了。他说:两个原因。一是你还小,身边不是那些年近30具有迫切的婚姻需求的;二是你得反思自己,自己还没有优秀和有感觉到别人觉得不可替代。
所以,如果能够遇到让你觉得可以粉身碎骨的人,这本身就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财富与宝藏。当这件事遇到了,什么世人眼光,什么家世地位,什么扭转性格,又算得了什么呢?
但是“粉身碎骨”并不意味着“求仁得仁”,大多数时候我们以一方或者多方的妥协和牺牲换得了英雄主义。许多人不看好曲筱绡和赵医生,不仅仅是电视剧中的朋友还有许多的吃瓜群众。剧中富二代个个嘲讽曲筱绡“倒追”的辛酸,但曲筱绡因此获得的上进和自我约束、以及无数笑出声来的对着手机屏幕的夜晚,是那些在夜店里众人狂饮孤单回家的富二代所无法理解的。吃瓜群众看上去这完全不同的两个人的强融,他们都牺牲了太多,但他们在一起互补的开心以及赵医生心灵受伤独自醉酒后打给曲筱绡的电话第一句“我爱你”,是全世界都无法理解的。
爱情就是《喜欢·你》中河豚中毒的两个人,打着伞一起迷幻得享受彼此的体温和表情,说着别人不懂的话,吵着别人不懂得架。别人看来莫名其妙,你我却知道这块阵地我要誓死捍卫。

爱情里也有“匠心精神”,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痴情,是只愿意斜阳陪你到老的衷肠,是愿意委曲求全不计较一切得失、不在意未来聘礼嫁妆几许,只愿意“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糊涂。
没人能教会爱情里的曲筱绡理智,但我们都羡慕她“粉身碎骨”的勇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