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598858/4bd0aacb332ed2fb.jpg)
天汉先生是集诗人、学者、幕僚于一身的跨界大咖。虽然时运多舛,屡遭坎坷,却是天道酬勤,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精彩的诗词,值得我们敬佩学习。
其实我得到这诗集已经好久了,由于一地鸡毛的生活让我难以静下心来细品,今儿看了一下,觉得应该为此写上几句。
说来真的有缘,原来先生本名吴慧,字天汉,我竟然与先生同名,我哥名智我为慧,哈哈可见我爸对我们的期望。
打开这厚厚的诗集,发现先生竟然十几岁就开始创作古诗词了,诗集收录了四千多首啊。
细品几首略见一斑,先生不是专家胜是专家!为什么这么说呢?先生是研究经济史的,出版过很多本商业类书籍,所以对于古诗词当然算是跨学科了。
因为就算是专攻古典文学的人都未必能写出这么多靠谱的古诗词。我见识过欣赏古诗词时说得眉飞色舞的古文教授写的诗词还不怎么样呐。
可见文艺理论跟文艺创作是两码事。这个除了后天的努力外,还需要一定的天赋。
先生从十几岁到如今的九十五岁高龄,一直钟爱创作古诗词。我忽然灵光一闪: 莫非长年创作诗词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韵律可以让我们的大脑保持年轻状态?
这岂不是我们梦寐以求的长寿之道?想到此不由得庆幸自己也有这个雅好。只是跟老慧先生相比我这小慧有些汗颜,我怎么做不到像先生那样勤奋呢?
先生每天写诗,有时一天好几首,为此达到废寝忘食之地步,所谓诗痴就是如此吧。先生的诗词内容可以说包罗万象,大到史政小到身边琐碎皆可入诗。
让我们看看其中的一首律诗:
诗境迷离曾细窥,年时方喜一扬眉。
花笼蹊径香沁槛,月侵窗棱风满帷。
六百篇奔神尽注,三千首积梦堪追。
何妨听我从容道,半是无聊半有为。
从中可以感受到先生晚年的精神支柱就是古诗词,它让先生的激情没有随着岁高而削弱,还打趣自己"半是无聊半有为"。
一个跨界的学者能有如此驾驭古韵的功力实属罕见。先生的律诗如此,填词也是手到擒来,看看这阕"摊破浣溪沙" :
一夜桃花绣上林,万丝垂柳亦摇金。诗意难传生意活,费沉吟。
高阁晨风人独旖,遥峰暮雨梦相寻。纵使此番归有信,已春深!
所以说有了律诗的功力填词就是小菜,这词一看就知作者深谙填词之道。
先生对陆游和李商隐也颇有研究,之前还出版过两本有关李商隐的文集。先生的作品用典较多,因而特邀了十几位行家里手为其中部分诗作做了赏析和翻译。
所以这本《撷星集·天汉诗词选读赏析》也随之出版。我想有了这个配套,就可以帮助古韵爱好者更深层次地理解作品。
余下的诸多好律足够我今后好好品味了。在此献上一首藏头班门弄斧一下:
天高云淡处,
汉韵赋诗悠。
撷采繁花集,
星星烁眼眸。
![](https://img.haomeiwen.com/i3598858/3a94f37eca4cf81e.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