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心血来潮,重温94版电视剧《三国演义》,看到“曹丕称帝”这一集,不由得被王良波扮演的曹植所感染。
我读过的有关曹植的书不多,对曹子建只有个初步的印象:“才高八斗,恃才放旷”。看完这一集,除了赞叹演员的高超演技外,心里不由得有点同情曹子建了,这样的人怎么能争得了王位?这样的人要想当王,心里筹划的定是光明正大的手段,断然不会阴险狡诈,违背自己的真心。在那样的乱世里,他只能失去王位。失去了,但他又表现的从容不迫、不忧不惧。相比较他的老兄曹丕,我更欣赏他。王位什么的不值得羡慕,有风骨的人才值得尊崇。
风骨是什么呢?用在评价诗文上,大概指作品的风格;用到个人身上,我想应该指一个人的风采和骨气。这个人首先应当是个君子。何为君子?君子当是智者,勤学善思,不拘于时;君子当是仁者,心怀善念,一如始终;君子当是勇者,追求真理,无惧艰险;君子当是义士,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君子应当有切磋琢磨的修养,君子应当有忧乐天下的情怀,君子应当有任重道远的担当。一个人如果向着这样的追求砥砺前行,他的风采必然卓越不凡。
所谓“骨气”,借用孟子的一句话:“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古往今来,在世大富大贵者不在少数,有的人沉迷荣华富贵之中,不能自拔;有的人为了荣华富贵,不顾尊严,只给后人留下笑柄。纵观史书,又有威武之下的忠奸之分。南宋初期的宰相秦桧,贪生怕死,卖主求荣,至今被后人鄙弃;南宋后期的宰相文天祥,大义凛然,慷慨赴死,他的正气至今仍令人动容!东晋时期的文学家陶渊明,出仕为彭泽县令时,因不愿攀附权贵,贪赃枉法,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这是何等的决绝与坦然?
当今社会,物欲横流。我们生活其中,在做好自身事情之暇,绝不能为了一些好处,经不住一点诱惑,损人利己,徇私枉法。殊不知欲壑难填,一旦决堤,追悔莫及!
人生之路,漫漫无涯。无论如何,都应当把自己塑造成有风骨的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5770788/a1f8e6c4979ae120.jpg)
网友评论